大汉奸汪精卫年轻时是个坚定的革命者,其人生最高光时刻莫过于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虽然失败被关进牢中,但写下豪言壮语“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惜晚节不保,于是这豪言壮语也就成了笑话。
但是大嘴哥今天要谈的这个人不是汪精卫,而是当年汪精卫、黄复生等人抵达北京行刺时,负责接应他们的郑毓秀。
郑毓秀(1891年3月20日-1959年12月16日)
郑毓秀这人不简单,1905年到日本留学就加入了同盟会,号称民国第一女杀手,同时也是民国第一个女博士,所以说她是民国第一女学霸也不为过。她除了参与年汪精卫、黄复生等人刺杀摄政王载沣这件事外,真正让她声名鹊起的是刺杀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良弼。
《法兰西岁月》中柯蓝饰演的郑毓秀
那是1912年1月,中华民国已在南京成立,清廷大势已去,双方正在南北议和,商量满清皇帝退位事宜。当时京津同盟会分会以为袁世凯要破坏南北议和,便欲除之。郑毓秀就是刺杀袁世凯小组成员之一。
当刺袁小组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突然得到消息,真正妨碍南北议和的不是袁世凯,而是满清皇室的良弼。而此时刺杀袁世凯已经走漏风声,刺袁小组很多成员都被批捕了,郑毓秀很机智,逃脱了。
良弼(1877年—1912年年1月29日)
然后郑毓秀又加入了刺杀良弼的暗杀行动。刺杀良弼也不容易,良弼是军人出身,早年便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晚清时期清廷军队领袖之一。良弼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得力干将跟着,要近距离刺杀他很困难。于是郑毓秀他们决定采用炸弹炸死良弼,这样他身边的人想替他挡子弹都是徒劳。
由于这次暗杀行动计划周密,最终,良弼于1912年1月29日被炸死!
1912年2月12日,满清宣布退位。郑毓秀跟很多革命家一样,觉得革命成功了,是时候功成身退了,便选择出国留学。1914年郑毓秀留学法国,在这里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
在法国期间,郑毓秀迎来了她人生的第二个重要时刻。一战结束后,1919年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了会议。但是我们知道,巴黎和会却是中国的耻辱,虽然我们是战胜国,但弱国无外交啊。
为了反对巴黎和会,这一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中华民族觉醒的运动,意义非凡!在法国的留学生、华侨们也响应国内的“五四运动”,在巴黎游行示威,要求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
1919年6月28日是最后的签字日期。27日晚上,郑毓秀被选为留学生代表与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陆征祥谈。郑毓秀一进陆征祥寓所的后花园便折下一段玫瑰枝藏在袖子中,她见到陆征祥后便用玫瑰枝顶住陆征祥的腰说:“你要是签字,我这支手枪亦不能宽恕你!”
陆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
其实,陆征祥等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们也是拒绝签字的,所以说,有没有郑毓秀用玫瑰枝当枪这件事,中国代表团都会拒绝签字。不过,这件事体现了“民国第一女杀手”的勇敢,不愧这个称号。
郑毓秀和丈夫魏道明
后来,郑毓秀主要从事法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转为外交工作。1948年,郑毓秀随丈夫移居巴西经商,淡出中国政治。巴西经商失败后又移居美国,到美国后的郑毓秀疾病缠身,生活颇为拮据。最终于1959年客死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