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滨所在的单位北京交通大学,7月份的公示时间里没有人看到任何方式的第二轮院士评审候选人材料的公示。请看一下宁滨的官方公开简历: 1997 年 12 月任北方交通大学副校长,2004 年 10 月任北京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2008 年 3 月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2017年4月兼任中共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副书记。从1997年至现在的整整20年时间里,他一直担负着北京交大的重要行政管理和党务工作,他如何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脱身而有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众所周知,几乎所有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都是通过权学交易获得虚假挂名的。宁滨在担任校长这些年间,一人掌控北京交大科研经费的分配,他不顾全校学科发展的合理与平衡,每年分配给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他所挂名的团队高额科研经费及多项发展资源,他本人从不参与科研项目,都是让唐涛(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带领科研团队产出大量科研成果署名于宁滨名下,用此他申报评选院士。整个北京交大只有唐涛一个人敢与宁滨“叫板”,也铸就了唐涛在北交大的特殊地位,所以唐涛可以左右一些教工的命运,这就是北交大众人皆知的校长科研依赖关系产生的怪现象。在北京交大统治了十几年的宁滨,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用人任人唯亲,培植私人势力,尤其是他马上任期到头就更加肆无忌惮,学校事事都成为土皇帝式的“一言堂”,架空党委书记曹国永,团团伙伙霸权风气严重,极其损害了一个国家重点大学的运行和发展,目前北京交大的混乱管理已经完全与百年校史和优质生源极不匹配。在北交大路人皆知,宁滨明白他的校长任期到届他不得不退职下来,所以近年来不惜一切代价在与2013、2015、2017几度申报院士资格,为的是他在退位校长后还可以操控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些领域,继续他的控制和霸权。2015年他申请院士期间为避免举报投诉,一度停止了全校中层干部换届、教职工分租家属房等很多学校重要工作的开展,耽误了学校的正常运行,这是2016年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巡视进驻北京交通大学工作总结中明确指出的学校主要领导所犯的重大问题。
宁滨身为北交大校长,根本就不顾及学校的形象,师生们都说:“现在交大都不要脸了!”原法学院教师姜晓阳因人事纠纷几年来反复在学校门口和主楼门前拿牌静坐,扯出交大一些“假学历”等丑闻,相关部门处理不了问题,就每年支付20万费用作为给姜的堵口费,致使姜一没钱就来学校静坐,很多学生包括留学生拍了照片上传在网络上,严重损害学校形象。2015年语言传播学院一考生状告学校硕士研究生考试作弊,法院已经判决北京交通大学败诉,学校既不整改也不通报,只是一味地封锁消息。2015年底有人举报宁的科研经费问题,上级纪委专门来审计交大财务,宁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私下里对财务处处长说:“如果问题查出来,你就帮我替罪,辞掉交大的工作,我会利用我社会上的关系让你在学校外混得更好。”2016年10月8日接到巡视组进驻交大的消息后,宁就连夜布置各个部门的主管找一些“危险人物”谈话,恐吓和利诱他们不要向巡视组举报。
宁滨更是将男女关系与日常工作纠缠在一起,权色交易随处可见,关系混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董海荣,她曾是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也是是宁滨最钟爱的女人之一,这在北交大的“核心处级圈”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董是一些交大的处级干部丑态巴结献媚的对象。每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经费分配时,宁滨总是独断专行地首先拨100万的科研经费给全部精力投入仕途、已经基本不做科研的董海荣,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他科研骨干都敢怒不敢言,同时董也优先获得了正教授职称、“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多项学术方面的荣誉。宁滨还一直扶植董在行政管理岗位发展,提拔她2013年3月任北京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从2014年4月到2016年7月,宁滨主导让国际合作交流处的正处长职位一直空缺,从而使得董海荣在长达2年多的时间里代理正处长的工作,独揽大权,多次随宁滨外访。2016年7月宁滨趁换届把董海荣正式提拔为国际处正处长和港澳台办主任,被教工们称为“交大的胡娟”。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苏光子,1999年其父苏铁岳(河北城建学校校长)伪造苏光子为河北城建学校的应届优秀毕业生的假档案,把没在河北城建学校读过一天书的苏光子保送到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读本科(此事早在2012年在网络上大肆曝光,交大很多学生跟帖)。交大早就有严格规定没有博士学历是不能成为正式编制教师的,但宁给学校相关部门下了指示暗箱操作违规将苏光子 “破格”录用。已婚的苏光子不但与宁滨关系暧昧,与本院的多名已婚男教师同时大搞多角婚外恋,致使其中一些男老师配偶找到学校和家庭破裂,其中2位男教师已为此辞职,苏被教工称为“拆迁办”。在2016年换届工作中,宁滨更是按照苏光子意愿让党羽违规提拔了和苏关系密切的张野做教学副院长,便于学历和工作上庇护苏。
宁滨及其官僚团伙在交大的胡作非为,把党的学校、国家的学校营造成乌烟瘴气的“宁氏王国”,种种污浊丑恶行径严重损害了北京交大的基本秩序和声誉。宁滨骄横跋扈经常以权势恐吓教工,并利用社会关系删除网络上对自己不利的记录。但事实终究是事实,院士增选过程中更是能暴露当今社会泛滥的官商勾结、权学交易的腐败现象。如果这样沽名钓誉的人当选了院士,真是学术的不幸、国家的悲哀、北交大的持续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