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彭真主持东北有点莫名其妙。。在此之前的资历和能力差太多了。

来源: 2017-07-28 10:40:0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独当一面的经验,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成功。

当时在东北的四个政治局委员,高,彭,陈,张,后两个不必考虑了,前两个之中,高比彭合适得多。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彭真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参与指导冀东大暴动[9]。1939年,兼任新成立的北方分局党校校长[10]。同年10月,主持召开北方分局组织工作会议,之后指导中共粉碎山西十二月事变(晋西事变)[1]:114。1940年,他召开了一系列北方分局干部会议,部署在抗日战争期间,巩固中共工作和坚持巩固根据地的方针政策[1]:159。8月,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关于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通称“双十纲领”),在边区进行选举、政治及经济改革[2]:508。

1941年,彭真在延安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城市工作部部长[1]:128。同年9月,任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194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党校直属中央书记处,政治指导由毛泽东负责,彭真仍为教育长[2]:18。1943年3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彭真任副校长。1944年3月5日,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随后参加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参与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6月5日,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1]:137;9月1日,任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关于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的报告。整风运动中,作《思想方法问题》的总结报告[1]:135。

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任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6月19日,中共七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8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