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二,二而一

来源: 宜城渔翁 2017-06-17 11:10: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31 bytes)

一而二,二而一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

 

    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

 

   1964年,是“前30年”中最好的一年。我的一位初中同学董经训,在铁道兵某部当兵。奉命修建北京地铁一号线。周末在西单一家餐馆请我吃饭,一元五角人民币($0.25),吃了一条两斤重活全鲤鱼,还有素菜,十分丰盛。市场上,五分钱,可买一大盆西红柿。政府号召人民吃“爱国肉”,成了各级党委一项政治任务。

   

     吃饱了,没事干。 桐城人方以智,发动了一次“文化小革命”。从1964年到1965年,我国发生一起重大事件,就是关于“合二而一”问题的“论战”。

   

    “论战”开始以学术争论出现,但不久就转为政治批判,批判著名哲学家杨献珍。其起源却是桐城人方以智,在五百年前提出的“一而二,二而一”。如果把这次“政治批判”称做“文化小革命”,始作踊者就是方以智。

    

    1964年秋天开始,中科大6221每周都有几次,学习“一分为二”,批判“合二而一”。哲学课上,老师为我们演示,如何将一个棒槌锯成两半。再将剩下的一半锯成两半,继续下去,“万世不竭”。证明直到“基本粒子”,永远可分。6221同学更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哲学”命题变成“物理”课题,探讨“夸克”分裂后,会不会产生新的“链式反应”,制造出“夸克”弹。

   

    方以智(1611—1671),明末清初,桐城名人。明末复社领袖之一,政治活动家。后半生坚持反清,做明朝遗老,颠沛流离。学术上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方以智还是我国早期著名物理学家,与西方“以太学说”类似,提出光的“气”波动学说。

   

    方以智在他的著作“东西均”提出,“尽天地古今皆二也。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者相反相因”,就是“一而二,二而一”。他指出有无、虚实、动静、阴阳、体用、形气、道器、生死、可知不可知等等,都是矛盾的两端,是裂一为二,二复为一。

 

    杨献珍在中央党校课堂上,介绍了方以智著名论断。 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刊发“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文章,由此引起了关于“合二而一”问题的“论战”。这场“论战”,历时近1年,全国报刊共发表文章380篇,集中批判“二而一”观点。

   

    正方第一辩手,是有“Red Dragon” (红色恐龙)之称的康生,手持尚方宝剑和“圣旨”。观点是,“合二而一”是反对毛主席的“一分为二”的,是修正主义的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 事涉“双十条”的第一个十条的前一段,“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还没有成为“小爬虫”的关锋,也表现积极,捞取了不少“政治”资本。

    

    方以智的“一而二,二而一”哲学思想,只有一半得到承认。万事万物只能“一而二”,不能“二而一”。 中文“二”字的学问太大了。赋予“二”字以哲学含义,搞懂“一而二,二而一”,实属不易。

 

     1964年到1965年那场批判“二而一”的“文化小革命”,在中科大6221没有兴起大的波浪。只是开了很多会,念了很多报纸。除了哲学课上那根无限可分的“棒槌”,只有幻想中的“夸克弹”了。不过“一分为二”,却在我们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多年以后,才知道,不仅可以“一而二”,还可以“二而一”。只有“一而二,二而一”,才是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中国有过百家争鸣的时代,谁说中国无哲学?这百家,含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农家兵家墨家。。。但是,做为中国人,应当知道归为1家。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1:20:53

世间道理千千万万,但是,可以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其中要加减乘除开方函数。运用有理数,还要承认无理数,微分之后再积分,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328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1:27:48

过去有本杂志自然辨证法,提到中国自古即有微分的概念”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另外记得就是恩格斯论微分,”微分似零而非零”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1:35:18

赞!我手中有文革版的自然辩证法若干本。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1:38:00

古希臘數學家芝諾(公元前五世紀)就提出了追著烏龜的阿基里斯悖論,也是微分的概念。 -歡顏展卷林中坐- 给 歡顏展卷林中坐 发送悄悄话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6:00:49

这个讨论还是有道理的。天下事,殊途同归,各国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所用母语母文字不同。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8:19:42

赞,君子和而不同,也是多元世界的共存法则 -南国铁树- 给 南国铁树 发送悄悄话 南国铁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17 postreply 12:01: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