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春秋》、春秋笔法、 讀《春秋》和写春秋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各霸一方。
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春秋战国”中的春秋,即指“春秋时期”。 因孔子修订《春秋》,春秋时期因而得名。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
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 是《春秋》。但《春秋》所记,共十二公, 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 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因为《春秋》是粗线条的笔墨。为补这一遗缺,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传》,即现今流传下来的《公羊传》《谷梁传》和《左氏传》三种,并称春秋三传。
《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历史。
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部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贬”,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史家奉为经典。
“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作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文夫子指的是孔子, 说是他写了《春秋》,武夫子指关公,他读的就是孔子写的《春秋》。
“关公夜读《春秋》图”,十分有名。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公护送嫂子到达荥阳后,有个叫胡班的人崇拜关公,可是没有见过他,不知道他究竟长的何等英雄模样,听说关公来了,就在夜里偷看他。书中写道,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后人也可能据此,作“关公夜读《春秋》图”。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曹操兵败赤壁, 关云长在华容道上遇到曹操。曹操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 关公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从前曹操对他的许多恩义,又见曹军凄惶垂泪的样子,一时心软,就放了曹操。
《三国志》中,裴松之在注里引用他人的说法,称关羽熟读《左传》,能够背诵。
回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有千百个英雄模范人物,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春秋。 为国家民族建立彪炳功勋,为子孙万代树立光辉榜样。
写春秋的英雄中,有一个杨子荣。“甘洒热血写春秋”,京剧中那个“秋”字,还不是每个人都能唱得出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