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唯一一次去延安,为毛泽东的窑洞震惊zt

来源: 2016-12-27 18:10:3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时,蒋介石已经谋划着战后的中国布局。与毛泽东签订双十协定后,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双方注定要有一战。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进攻延安,5天后,毛泽东撤出延安。胡宗南很快占领延安。

同年8月7日,蒋介石乘专机飞抵延安,他要来延安看看毛泽东如何在窑洞生活的,在西北这个边陲如何坚持13年的,为啥延安能让毛泽东由弱变强。

 

 

在延安小城枣园,蒋介石终于看见了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这是一间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的住所,原始朴素、破败不堪、土里土气,形同村落大院。

“看,门窗是没油漆过的旧木头做的。“俞济时等人给蒋介绍说,”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的。”

 

 

蒋介石料到毛泽东生活条件艰苦,他清晰记得2年前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他的穿戴多么窘迫。但如今站在毛泽东昔日窑洞前,蒋介石还是被深深震住了。

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会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竟然还能保持着那么旺盛的斗志,运筹帷幄指挥红军在全国与国军对抗,并且能在原始木头凑搭的桌子上写出那么多斗志昂然、神采飞扬、锐不可当的战斗檄文。

蒋介石惊讶毛泽东的意志,感叹他的毅力。跟随他一起观看的侍卫们,也是一个个叹为观止,啧啧不已。

 

 

在毛泽东窑洞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石凳,旁边还有个纺车。蒋介石来到跟前,指着纺车问:“毛泽东要这东西做什么?”

胡宗南回答说:“由于我大军围困,延安物资匮乏,据说这是他亲自纺纱用的。”

蒋介石默默无语地摇了摇纺车。纺车吱呀一声线断了。他摇了摇头,随即快速离开。

在门外,胡宗南又对蒋介石介绍说:“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住的窑洞。”

蒋介石顺着胡宗南的手望去,这些窑洞外观和毛泽东这间窑洞都一样,蒋介石没有多看,离开枣园回到下榻的边区外交宾馆。不知是不是被毛泽东的顽强斗志震慑,蒋介石心情很不好。

 

 

在与胡宗南交代了作战计划后,蒋介石当天就离开了这个让他感慨颇多、心情复杂的地方。

这是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的延安之行。国共战局从此发生逆转。不久,胡宗南在陕北作战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0月,整编第76师师部和一个旅被歼,师长、参谋长和旅长全部当了俘虏。没有两个月,蒋介石在各个战场上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