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喜欢杜甫诗歌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还是政治理念? 1958年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去游览了杜甫草堂

本帖于 2025-07-19 11:08:44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十具 编辑

1958年的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去游览了杜甫草堂,还借阅了一百多册杜甫的诗集。它们中的一些珍本善本还留有宋、元、明、清历朝对杜诗的注解。这些珍本善本杜诗归还杜甫草堂时,里面增加了一些新的毛的圈点痕迹,毛以后,再大的官也不敢在国家级博物馆的藏品上涂涂写写了吧。

毛主席仔细读完了这些诗集以后,丢下了四字评语:是政治诗。当时大跃进高歌猛进,好大喜功杀鸡取卵的毛当然很烦为民请命的杜甫。在成都会议的谈话中,毛就直率地表示不喜欢“哭哭啼啼“的杜甫。

早在1942年,回答严文井的问题:“主席喜欢古典诗歌。您喜欢李白,还是杜甫?“,毛答:“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 1957年他臧克家等文人面前,也毫不掩饰对杜甫的诗“不甚喜爱”的态度。

网上有人说,毛扬李抑杜,只是因为在艺术风格上的个人偏好,浪漫主义vs现实主义。我认为这是用审美观的不同掩饰毛施政理念的不仁。

其实,才华横溢的毛是懂并认同杜的艺术成就的。比如,在苏联汉学家费德林面前,毛就高度评价杜甫。他自己的诗作中,很多就有杜诗的影子:

“峥嵘岁月稠” ~ 杜甫《敬赠郑谏议》中“旅食岁峥嵘”;

“飒爽英姿” ~ 杜甫《丹青引曹将军霸》里“英姿飒爽来酣战”;

“绿水青山枉自多” ~ 杜甫《征夫》“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落花时节读华章”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里“落花时节又逢君”;

“横扫千军如卷席” ~ 杜甫《醉歌行》里的“笔阵横扫千人军”;

 

所有跟帖: 

说的都对,但是我也更喜欢李白。那种豁达视野,杜甫没有。 -空城之主- 给 空城之主 发送悄悄话 空城之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1:10:32

在我看这些豁达视野,是好大言不实在。和老庄类似,真不是我的菜,远及不上杜甫的随风散入夜,润物细无声。 -蒋闻铭- 给 蒋闻铭 发送悄悄话 蒋闻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1:20:55

我也有朋友持你的观点。但西方学界普遍认为杜甫是中国的但丁。二年前BBC拍了一部记录片,“Du Fu - China's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812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1:23:03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Amita- 给 Amita 发送悄悄话 (167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6:31:59

诗只能舒志娱情,如国画。想要真实去拍照,不必费墨。以诗叙事文笔受拘,两头不讨好。 -空城之主- 给 空城之主 发送悄悄话 空城之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1:37:19

也没有把杜甫打死。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很受推崇的,记得石壕吏还入了语文课本。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3:00:41

打死杜不仅太过分也没必要,谁敢借杜诗讽今。倒是有人说郭老的封笔之作《李白与杜甫》是叼毛的飞盘,自保。你说呢?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4:58:56

郭沫若也用不着拍这个马屁,真是多此一举。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5:57:58

学诗还是要学杜诗(格律诗),杜诗严守格律,李白的诗没法学!《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学诗的那段话是很有道理的! -无名-1963- 给 无名-196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4:36:18

然也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6:40:20

李白练意,杜甫练字。练字可以学,练意无法学。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9/2025 postreply 16:41: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