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辐,全幅,APS-C,M43,镜头转接,焦段,取景器亮度的一些解释

来源: 2023-04-02 15:15:0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 镜头的焦段不论转接到什么相机上,它是恒定不变的
    • 50毫米中画幅哈苏镜头转接到APS-C上仍然是50毫米
  • 镜头的光圈(F值或T值),不论转接到什么相机上,它是恒定不变的
    • 光圈值是最大通光量,不会因为感光器(CMOS)的大小而改变
  • 由于通光量不变,转接过的镜头不会造成取景器变暗
    • 相机在使用转接镜头时无法预知光圈大小,这会导致自动曝光失灵,唯一补救方法是使用镜头stop down测光
    • 镜头stop down会减少通光量,这直接导致取景器变暗(尤其是单反)
    • 如果使用单反DSLR,stop down曝光在小于f/5.6会有非线性特征,最好使用Live View
    • 如果使用电反,相机会自动提高信号增益,没有问题
  • 镜头的设计和成像大小(image circle)有密集关系
  • 50mm的全幅镜头转接到APS-C,就等同于用一样的镜头在全幅相机拍一张照片然后用photoshop的剪裁工具取出中间的一小部分
    • 从取景视角来比较,在APS-C上只看到全幅的中间局部,会有用长焦把景物吊近的效果,这也就是所谓的1.6倍系数(50mm*1.6=80mm)
      • 人们常说50毫米标准全幅镜头在APS-C上等同于80毫米人像头
    • 从景深范围来比较,转接和未转接没有任何改变
    • 景深范围决定了背景的虚化,焦段越长,DoF越小,虚化效果越强(等同的对焦距离)
      • 50毫米转接到APS-C后虽然有了80毫米的视角,但是并没有80毫米镜头的虚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