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和“特殊顾客”
从店家的角度讲,店是我的,东西是我的,成本我都付了,那可不是在帮政府做福利,为的是赚钱。拿了我的东西不交钱,当然要抓,天经地义。神马?我还得对你客客气气?要多客气?没打没骂,总不能不找证据吧。难道还要供起来吗?话说到人家店里下手就顺的有几个不是刁蛮之辈,对这种人客气,他还不上天了,还不立马以为他有理了,他遭诬陷了。自己想去吧,我这后面麻烦大了。结论是,我只要确定他“特殊关照”了店里的商品,就必须尽可能留证留客报警。连这两件事都不能做,别开店了,我也改行去做“特殊顾客”吧!
从顾客的角度讲,特殊的那种,真的难搞。比如他把几件拎到试衣间,根本无需工具,有牙就好,就那几个签,塑料丝轻松咬断,伸手扔到墙的另一侧;衣服穿好,掏出粉饼5秒钟补下妆容,体体面面的走出去。想抓我,哼哼,不容易吧。
非特殊顾客遭到误解,机会不是很大,也不一定是零概率。内衣是什么概念。我今天就穿了两件了,昨天刚从这家店买的,收据没留着,今天穿着又来了,不可以吗?就该被人揪着翻扯衣领?心惊胆颤之时被迫合作脱光光?这公平吗?--这样的客人能有几个? 如果是这样的,告!
不就事实讨论,说什么都是白瞎。哪位找到律师帮打官司,去跟他说,“别管我干了什么,店家敢这样对我,我很生气,想告他。告不告的倒他,你给个准话吧”!等看那律师会怎麽洋呛洋调告诉你“玩去”吧。
过度保护偷窃者的地方,气死人不偿命的。几年前我家的车在车库里被贼人相中,用来装载夜间偷盗的物品。就是趁夜把各家储物室的东西洗劫一下,然后顺手从跟前撬开一辆大点的车子趁天亮前运走。第二天下午收到警察电话,通知我在几十里地之外的某处找到了我被撬的车 -- 并不告诉我准确地点,只是说已经被拖车公司拖走,留下拖车公司电话让我自行联系。就是说警察们找到这辆损坏严重明显是被盗被弃的车子时,第一个通知的不是失主本人,而是拖车公司。之后我们费了很多周折避免车子在那里过夜增加费用,另加修理等等,前后损失两千刀。我在联系警察局时得到的信息是,此事他们留有file,file no. 是#@#¥%%……;如果有了结果他们会通知我们去取回被盗物品(我家当时只被贼人征用了车子,无其他物品损失,却不幸是此次失窃的最大苦主),但是无论如何不会告诉我们贼人的任何个人信息 -- 因为他们是被保护的。连点hint都别想。所以车子recover的具体地点都恕不奉告!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追究,可以去上法庭。乖乖隆地动!我什么都不知道,上法庭去告谁?告警察吗?真有心去告警察。贼人被保护到这种程度,而我家无端的损失,是没人保护的。换句话说就是,贼人多半比你还穷,所以认倒霉吧。
那天逛一个百货店,出门前眼见一位五短男子,手里拿着那么一大排挂在衣架上的衬衫,目测二、三十件至少,径直走进试衣间。走到停车场我还没想明白那是怎么个情况,就是觉得不对劲。过了N久恍然大悟,那厮出来的时候手里多半还是那一大排,其中少几件怎么查?这家店我们以前常去转转,店员从来不吝惜花时间帮顾客一遍一遍的申请店卡,以图每个申请可以让客人那天在店里的消费省下十块钱;却没有安排人手在试衣间门口发牌子数件数。看那个“短子”那个利索劲,绝对可以做专业了,倒腾无本的衣服别处卖去了。
这家店下月关门,陪的太厉害开不下去了。不知道这种大摇大摆拿着十件二十件去试衣间的“短子”做了多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