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问苍天,盛景可堪回首------一个华裔南越老兵眼中的当年南越华人社会

来源: wxcfgh85 2012-02-11 22:58: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08 bytes)

因为作者是前南越军官,无可避免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所以此文仅供参考,从另一角度帮助大家了解1975年前的南越和南越华人社会。下面讯息摘录于作者网上的贴子。

1978年9月11日作者作为前南越军官从越南冒死偷渡马来西亚,9月16日船到达马来西亚海岸....很幸运,但,有些人不太幸运.......!!!!!!!1979年3月越共排华.......和等待战争.越共允许华人支付黄金,公开的投奔怒海......

 

七○年代華人在越南的光輝日子


陳英沐‧古弦‧(現居雪尼 )

 

當法國撤退後,緯線十七度以下的越南共和國南越是屬自由政體,那時越南共和國的華人幾乎 掌控了絕大部份的工商業,仍然保有祠堂,各形各式的會所,廟宇,醫院學校等。華人把居留地建設得如自己的家鄉。記得約在七○年代鄧麗君十八歲那年她到越南為華人公立的中正醫院籌款義唱時她說了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話,她說,來到西貢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鄉一樣的感覺。由此足以想象當時華人區的景象。

 
  最特色也是最驕人的越南共和國華人四大特徵:

 
• 工商業 越南共和國的幾項重要工業如鋼鐵廠,紡織廠,紙廠, 水坭廠, 各種化工廠等等都是華人所主宰; 進出口商百份之八十都是華人所掌控。天之嬌子!

 
• 文化方面 華人學校,私校和邦校林立從幼稚園到高中(西貢淪陷前一間名為清源高職學院正在建築中),小者五百人左右,眾者則數千到一萬多,如筆者所執教那所福建邦校日夜生共一萬五千人規模堪稱宏偉。培養出來的學者今天遍佈世界各地。對華文才藝的表現甚得人敬畏---現今世界華人作家主席都出自該校。總的來說,今天逃亡出來的越南華人所辦的中文報紙和中文學校遍及五大洲,還有那數目不清的華文作家。

 
• 報館 當年的越南共和國西貢人口約四百萬華人約佔一百萬竟有十四家天天出版的日報及晚報,尚有其他的雜誌未算在內。中華文化在越南可見一斑。

 
• 醫院 越南共和國華人所辦的華人公立醫院真是全體越南共和國華人的驕傲,如果我們認第二,哪就沒人敢稱第一了!越南共和國首都西貢在意識上分為兩半,東邊的一半是越南人居多稱西貢區,西邊的一半是華人集中的地帶稱堤岸區,兩區加起來的華人約有一百萬佔整體西貢總人口四份之一。然而這一百萬人口卻能建立起六間規模宏偉設備完善的現在化醫院,當中最大特點的是這六大華人公立醫院在完全沒有政府的任何支助下,而每間醫院都能設有免費部門。從免費門診,當中還有數天的藥帶回家; 當醫生覺得病人需要留醫時護士立刻為病人辦理住院手續,護士只問病人住收費或免費,只要回答住免費,就有護士帶進或推車送進免費部,條件就是這麼簡單,絕對沒有查詢經濟狀況的問題,且免費人數也絕無限額,只是住在清潔安靜的十人房間,粥飯任吃,菜式比收費稍為克苦但營養還是足夠,享有同收費一樣的醫生和護士的服務。若需動手術時手術費也一律全免,從來沒有因拒收病者而死於醫院門口的大醜聞。這點,對於今天擁有十二億人口和三萬億外匯儲備的祖國仍然辦不到的事應該感到汗顏。怎麼一百萬人在全無政府的資助下能辦得如此驕人的事呢?聽起來有如天方夜譚似的...


  可惜得很,越南共和國華人無比光榮無比驕人的血淚功績卻一旦之間完全被那中國竭力支撐的越共南侵奪個清光 ---沒收所有華人所有大小工廠,大小商業機構商店,所有學校公所會堂被
越共駐守;廟宇的香油箱歸他們(越共)管理;數百年先僑的血汗所建造那成績驕人的六大醫院一律被共軍駐守立刻易名,如中正醫院改為第二軍醫院,崇正醫院改為整形(容)醫院等;十四家華人報館中的十三間停刊,只有一間名為人人日報(諧音人民日報)由潛伏華人間諜共幹所操控的還可續刊但易名為解放日報,是一份將越共報紙翻譯為簡體華文的報紙。


  越南共和國華人在越南共和國的經濟優勢及中華文化在越南的光輝日子一旦之間付諸流水,大江東去永不復回!何會「後繼有人」?有識之士無不傷心流淚!


1858年9月,法國人在越南中部的峴港登陸。法國要求在峴港設立領事館等單位,但被越南政府拒絕,法國因此而佔領峴港。1861年,法國佔領了西貢,六年后又佔領了南圻,并將其更名為交趾支那。為了擁有整個越南的宗主權,法国與中國爆發中法戰爭,并在1883—1885年的期間佔領了越南中部和北部及柬埔寨,將越南中部更名為安南,北部更名為東京。1885年,中法簽訂天津條約,中國正式放棄越南的宗主權。1887年10月,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正式成立。隨后在1893年的法暹戰爭(暹为暹罗,即泰国)中,寮國也被收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之中。雖然法國擁有中南半島地區的實際統治權,但之前各王國的皇室仍被當作傀儡一般地被保留。

堤岸的越南文國語字為Chợ Lớn,chợ意為市場lớn意為大,堤岸是在越華人為其起的現代漢語名稱。在越南聚居的華人當中,以廣東人為主,其中主要為廣府人,潮州人居次,而客家人和福建人則長期處於弱勢地位.堤岸地界范围涵盖越南共和國首都西貢第5郡和第6郡。


    在堤岸可以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中式氛圍,這裡擁有可以和全市第一大市場編湯市場相比擬的賓太市場(Bin Tay Market),還有眾多南北口味的中國餐廳。堤岸區不論是賣糕餅、書局、雜貨、寢具,還是開理髮店的,招牌幾乎都是中越文對照。更不用提形形色色的華人店舖,如中藥店、元寶蠟燭店、雲吞麵店以至涼茶鋪等。


     堤岸建有許多中國式的樓房屋宇,街道縱橫交錯,到處可以看到寫著華文招牌的店舖,還有很多由華人所建的中文學校、醫院及廟宇。規模較大者如天后廟、關帝廟、同慶大道的霞彰會館、明鄉會館及天主教的聖心教堂。在孔子大道則有二府廟、老子街的觀音廟、六省路的南普陀寺等。生活在堤岸的華人已入了越南籍,成為華裔越人。


    1975年4月30日越南變色後.越
沒收所有這些中文學校、醫院及廟宇,店鋪.

 

最自豪的三件事.
1962年-1963年参与推翻吴廷琰家族獨裁政府.
1964年-1965年参与推翻阮慶專治獨裁头顿宪章三頭制政權.
1967年加入越南共和國陸軍抵抗由國際共產資援的北越以園其赤化南越的侵略

古弦:悲剧与凄美的构成

昌政

     古弦,原名陈英沐,祖藉广东潮安县,生于越南,1978年出逃,旅居澳大利亚的悉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即有诗名,但因历经战乱、逃难,看透 人性之恶,曾24年不与人交往,并将寓所取名为“绝客楼”。近时复出诗坛,活跃于网络论坛,说“一些愚蠢的中国人,一直觉得他的华语比海外华人好”,说 “中国人看不懂中国文字”,引发口水仗。


古弦自称“非诗人”,是一个“凝视太阳的男人”。声称坚持七不主义:“1不庆祝生日,2不迎接圣诞,3不渡中秋,4不过年,5不与人来往,6不参加任 何社团与任何聚会,7不信仰任何宗教。”他的语言方式大抵如此:“当年也是反战份子在各地示威,使到美国及其他盟国不得不与越共谈判/又无条件撤退军队, 使越南南方终於一九七五年四月卅日被赤化,千千万万人被送入改造营,/千千万万人埋身怒海,珍芳达这臭婆娘只说一声sorry便算数,我现在要说的是干你 妈的你们/这些反战份子。”


有人说古弦是奇才,也有人说他近期的诗中有“明显反共言语”。我喜欢他早年的诗歌,悲愤、忧郁,深沉,直击人心,而且语言品位较高。

 

《忆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一日》


妻儿在卅多公里外
一个不被透露的地点
等待夜

 

母亲在送弟弟下船後
便匆匆的离去

 

父亲皱着满脸的纹
站在岸上

 

怔怔的望着
即将远去的船

 

迷蒙的雨迷蒙着整个船坞
没有一声再见
         一九七九年八月
            写于澳洲雪梨

所有跟帖: 

是的,旧社会,但是新越南过了多少才能恢复旧社会的繁荣? -wxcfgh85- 给 wxcfgh85 发送悄悄话 wxcfgh85 的博客首页 (103 bytes) () 02/13/2012 postreply 14:46: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