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江湖的边缘——昏哥轶事 (纪实小说连载之二)
Part 2
行到水穷处烟林漠漠 一杯霞光坐看日落 风语耳畔心生云朵 飞鸟左右共舞暮色 (——西门冬瓜)
阿兰是昏哥的老乡,人长得漂亮,也十分精明能干,几年前银行贷款开了一间发屋。现在不但贷款已经悉数还清,发屋的店面也扩大了,从最初一个人到现在雇了七八个理发师了。
这个店完全是靠她自己苦心经营才慢慢兴旺起来的。她认准了地点不能图便宜太偏僻,也不去租金太贵的中心地段。她也不模仿附近的发屋走低价亲民的路线,那样挣钱太辛苦。她聘请了建筑师帮助设计改造,理发店宽敞明亮,现代感十足。理发师队伍也曾经历过频繁更替,最后常期留用的都是技术全面又俊俏的女郎。每个人都有可爱的个性,为人也直率大方,大家相处得十分快乐。
有了固定的理发师,也就有了形形色色的常客。有个附近上班自称做码工的,三十刚出头就秃了顶,头发都长在坡下。他把这些珍贵的头发留得很长,能从一侧过顶梳到另一边,巧妙地遮住大片荒芜。也许是稀缺的缘故,他极其重视发型,常来修剪,并且要求也很明确。他要求理完了头发要显多,头顶还不能惹人注目。每次阿兰都必须亲自抄刀应付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其他的人都怕一失手一半的头发就不见了。还有个客人比较神秘,从来不回答自己是做什么之类的问题,大家背后称他是无问先生。他非常在意时间的精准,仿佛是执行军事行动。每次会提前打电话约好,也会指定手脚最麻利的竹姐。他自己会提前一两分钟准点儿进屋,椅子一定要是空的在等他坐进去。不然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抬手腕看表,让人以为有什么大事儿马上就要发生了。还有个来自新泽西的顾客更是注重细节,似乎发型要去参加比赛,总有需要修改至完美的地方。这样的顾客通常都安排给心细手巧也最有耐心的阿馨。阿馨有时也忍住不住私下和大家抱怨: “他总不满意,可为什么不去找别家呢?新泽西没有理发店么?” 大家笑说,“他是喜欢你啊,挑毛病只是希望你理得长一些呢!”
声音软糯的阿鹃最受大叔的喜爱,甜甜的阿夏吸引了一班小鲜肉。找阿盈的通常都是大嗓门儿的东北人,一来就问“你哪嘎达的”。
女顾客竟然意外地好伺候些,只要你最后夸她好显瘦,好年轻,配她的大长腿帅极了,就会非常高兴。竹姐最会夸人,总会随口说顾客像某个有名有姓的明星。顾客照照镜子,左看右看,竟真的发现自己有了明星的影子,于是大方留下小费,步履轻盈,甚至能扭胯走出猫步愉快地出门了。
昏哥也是慕名来理发后和阿兰攀上了老乡,有了借口昏哥下班顺路就常来坐坐。他喜欢和阿兰聊聊家乡,也喜欢和理发师们打情骂俏。时间一久,几乎每个人他都熟得可以开些尺度稍大的玩笑。唯一令他有些郁闷的是新来的阿莲,对他的殷勤总有些不冷不热,对他半黄不黄的笑话毫无反应,这反倒格外引起昏哥的注意。昏哥说要请她去吃有名的天津小吃,可她总说没空不答应。阿菊就完全不同,大大方方,说要请昏哥吃粤菜大餐,昏哥反倒有些怕怕的。
今天刚刚开门,几个理发师还正闲坐着。阿菊两个拇指正灵巧地在手机上敲字,脸上满是笑意;阿鹃对着手机嗲声嗲气地和什么人语音聊天;阿莲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听着耳机;最里面的几个人凑在一切聊天儿。听到老板领人进来,都一齐扭头望过来。
看是昏哥走进来,最外边的阿菊甜甜地说,“昏哥好!”昏哥冲阿菊点了一下头,勉强挤出点儿笑容。昏哥的视线往里面扫了一圈,微微下颌动了动,就算和大家打招呼了。大家看昏哥的脸色很不对,也就没有像平时一样和他调侃。
“我失业了。”昏哥叹了一口气,转过头对着阿兰说。
“肯定又是和美女客户有关了!”阿兰抵着头,继续搬弄指甲,毫无吃惊。
“你可别磕碜我了!” 昏哥翻了一下白眼。
昏哥来美国已经多年了,都不记得自己打过多少份工了。近些年卖过保险,也当过房产经纪。本来他口齿伶俐,人也聪明灵活,这些都是很适合他的职业。可他对客户有时过于热情,特别是女客户。老板看得出来他游走在危险的边缘,但业绩很好,也就没说什么。当有人抱怨他的行为不够专业,老板找他认真谈过。可他总说自己早已是“古井无波”了,根本就没有任何其他想法。但几次之后,老板还是担心承担不起不可预知的后果,只好把他劝退了。当然这些故事都是阿兰从理发的客人那里听来的,也不知有多少水分。
“算我倒霉!大厅水池里的一条锦鲤不见了,经理怪到了我头上!” 昏哥恨恨地说。他没好意思提那只小手,实在太窝囊了,阿兰知道了不知会嘲笑多久。
“反正我在那儿也是临时的,水往低处流,树挪死,人挪活 ……”
“那你介次又要挪哪里啊?你介份工还是我托叉总帮你介绍的呢!为了你,两次他理发我都没收他钱呢!”阿兰不等昏哥说完就打断了他。
昏哥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老子已经决定不再给别人打工了,我要创业自己干了!”
阿兰愣了一下,她眨了眨眼,“还是上次你说的和熊师傅联手的事吗?我还以为你又是随口吹牛呢。你再细说一下,没准我儿也感兴趣加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