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气十足】《鸿雁》
鸿雁,伴奏用的是全民K歌的版本
---------------------
去年秋天的某个上午,忽然接到国内家人的紧急消息--父亲因为突发脑溢血被送医院急救,那一刻我的人是懵的。
父亲身体一直很好、精力充沛,他退休后还经常去外地开会。如果不外出,他呆在家里也闲不住,总会在电脑上写报告或论文。即使75岁了,他也每天晚上去和小区的一帮中青年们打一个小时的排球赛,还是主力之一。我一直觉得父亲的精力体力都比我好,所以在我未来的生活计划中,关于父母的那部份都是要和他们去哪里旅游,至于什么养老、卧床不起等等都好像离我们很远。但是,这一天还是猝不及防地来了。
父亲在医院里,我却不能马上飞去看他。那两天我在网上到处搜索如何申请紧急签证,问了好些朋友、旅行社,发现步骤不少、需要的材料很多。好在老天保佑,我还在准备材料时,父亲做手术吸出脑部血块后清醒了,没有了生命危险,过了几周医生允许他出院回家休养。我这时就暂时搁浅了回国计划,主要是过程太复杂,还有隔离的时间漫长。
父亲出院后虽然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大变化,可是血块压迫了一些脑部神经,父亲讲话、记忆、动作等都远不如从前,眼睛也因此视物不清。全家都要求父亲好好休息,把他的手机电脑收起来。可过了几个月到今年时,父亲自我感觉他已经基本恢复,就又开始闲不住了,他不太看电视而喜欢上网看新闻,就想要回手机电脑。可是出院前医生是要求父亲静养的,而且他的眼睛也受不了经常看手机,家人商量后,觉得要给他找些事情做以分散他的注意力。
我在疫情居家期间开始唱歌,而父亲会拉大提琴,于是我就以合作一首歌曲的名义劝说他来伴奏,这样他就可以时不时练琴,对此提议家人一致赞同和鼓励。我选择的曲目是《鸿雁》,因为父亲几年前曾上台演奏过这首曲子,比较熟悉。
父亲和大提琴的渊源要从他的青年时期说起。父亲少年时家境很贫寒,因为家里付不出学费和希望他打工挣钱的缘故而多次面临停学。父亲的成绩一直非常好,中学老师深为他惋惜,多次去家访劝说家长让他继续读书,甚至老师和同学几次凑钱帮他交学费,这样才一次次把他从辍学的边缘拉回来。父亲在中学里自学了二胡,上大学后因此进了校文艺队给演出伴奏,到那时他才第一次接触到大提琴,后来也大部分靠自学他能上台表演。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那时文革结束不久,父亲在工作之余参加业余乐团拉大提琴。当时文艺百废待兴,连他们业余乐团也经常要参加各种演出。一次周末父亲要去演出,家里没大人只好把我也带上,于是父亲在台上演奏,小小的我坐在台下,平生第一次听到了大提琴名曲--圣桑的天鹅。父亲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多年不再拉琴,退休后才又捡起这个爱好,不过也是偶尔为之。
父亲脑溢血后再拉起大提琴,最开始感觉动作有点不协调,后来随着身体逐渐康复这种情况慢慢好转。我们隔着手机屏和时差,开始尝试着合作这首歌,这还是第一次我和父亲在音乐上有点交集,主要是我完全没继承到父亲的任何文艺细胞,从小就没有音乐天分,实在是令人扼腕。合作过程中当然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父亲用五线谱而我不会、他拉的调我唱不上去、我要他录音录像而他不知道怎么做,诸如此类的。不过没关系,这个过程也是有趣的。
岁月漫长,不管是在身边还是远隔重洋,希望亲情能久久陪伴。父亲节我用全民唱了这首歌,祝大家父亲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