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四哥2007年合作的一首歌,四哥一贯地细心负责,从伴奏都后期都包了。
链接这里
http://www.bbsland.org/upload_music/2852992.wma
我从邮箱里找到一些当时的对话分享给大家:
fs: 恰似你的温柔做完了。你听听?
真是抱歉拖了这么长时间。:)
周末愉快!!
cf: 应该抱歉的是我,你那么忙还总给你添麻烦。
你的和声声音太小,小猪上次就提出来了,我唱得这么差,还想躲你声音后面呢:)
我抽空找张图做个简单的贴。
谢谢四影。
fs: 觉得和声小吗?那我再试试。
我是作为伴唱做的。我觉得差不多的。:)
你觉得混响效果怎么样,要实话实说,至少要我们两个满意才行。咔咔。
cf: 嗯,实话实说,有几个问题:
我把整首歌load到ce里,发现波形都出去了,可能是我唱时太大声,可以稍微压缩一下。
第一段的"这不是件容易的事","的事"那里有个刺耳的金属声,我用一百刀的耳机听不出来,用十刀的耳机听得很明显:)
第二段开始前好像有点杂音没去掉
我的尾音总是处理不好,每段最后一句"恰似你的温柔"惨不忍听,能不能把第二,三段"你的"两字音量调小点,"温柔"的柔不要拖那么久,做个fade out看是不是好点。
你的和声好像和伴奏混在一起,有点靠后,听不明显,伴奏还是不太好。
总的来说,主要还是我唱的水平有限,有点浪费大师的时间:)
fs: 咔咔,这才是我想知道的啊。谢谢。
我把整首歌load到ce里,发现波形都出去了,可能是我唱时太大声,可以稍微压缩一下。
( 波形满是我用wave master的原因,但听起来没有溢出。所以关系不大(有许多原唱也是这样的。)
第一段的"这不是件容易的事","的事"那里有个刺耳的金属声,我用一百刀的耳机听不出来,用十刀的耳机听得很明显:)
第二段开始前好像有点杂音没去掉
( 回去处理。:)
我的尾音总是处理不好,每段最后一句"恰似你的温柔"惨不忍听,能不能把第二,三段"你的"两字音量调小点,"温柔"的柔不要拖那么久,做个fade out看是不是好点。
( 没问题。我再试试,越长越温柔啊。咔咔。 )
你的和声好像和伴奏混在一起,有点靠后,听不明显,伴奏还是不太好。
( 我是有意做成伴唱的,所以非常靠后。你听的很准。我也觉得伴奏不太好,我再做做。
你觉得我的和声应该作为同等的声部来处理好?我可以试试。)
新工作怎么样?搬完家了吧。
cf: 因为新办公室没弄好,这段时间在家上班,效率非常低:)
fs: 没有听出来金属声,连木头声也没听出来啊?
温柔最后的部分是有些气息不稳的感觉。
我最后的"到如今"太猛了。咔咔。
在家效率应该高啊。又上班又做家务。怎么会低。咔咔。:)
cf: 哈估计那个金属声是十刀的耳机自己制造出来的:)
不用花太多时间来弄这个,不如你录首新歌,卡卡:)
fs: 咱还是把这个搞好再说。花不了什么时间。
听听这个温柔点不?
1.弱化你的,fade out 尾音
2.改伴奏
3.提大男声
我觉得男声大了些。你觉得哪?
cf: 是温柔多了,主要是男声上来了:)
你说男声大了些? 我怎么觉得还不够?
这个后期挺好的,主要还是唱的问题,我发现我那个"柔"卷舌不够,所以才听上去不够柔:)
fs: 乱讲。男声不是主旋,太大了就喧宾夺主了。
老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这样不好。我觉得你唱的听好的。比我强百倍。
在哪里贴都行,能和你唱,高兴啊。到时告诉我,我去抢沙发。
------
四哥不仅人好,还很幽默有趣。有一次我吐槽说好无聊,四哥回我:
累了别挺着.... 休息休息.....
烦了别闷着... 联系联系....
馋了别忍着.... 咪西咪西...
乐了别揣着.... 同喜同喜...
好友常记着... 信息信息...
-------另一条分隔线
四哥帮助过太多的人,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温暖友爱。可能后来的歌友不知道,四哥四嫂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
这是我找到的2008年05月18日四哥纪念四川大地震一个帖。
fourshadow:纪念在四川地震中遇难的人们
小记:
这是一个没有朗诵词的心灵之声。
看到唱坛发起情系灾区活动的消息,就和路遥(四嫂)一起找素材准备朗诵材料。但看着那一张张让人心碎的照片,我们一句也念不下来,唯有相拥而泣。因为五月十二日这个令人悲痛的日子把三十二年前七月二十八日另一悲痛的日期残酷的唤醒。我们正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
当年百万人口的唐山被地震瞬间夷为平地。对外公布的死亡人数是24万。我们不知道这个数字的准确程度,只知道班上50多同学只剩下10几个。其实数字对于死去的人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以为三十二年前的那场灾难已被深深的埋藏在我们心里。心灵的伤口会慢慢的自我愈合。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亲身经历的人类悲剧又一次在祖国四川大地重演。我们内心的伤口又一次被无情的撕裂开来。
我们想对灾区人民说:
请你们一定坚强起来,全国人民在和你们在一起并肩抗灾。
这次的抗震救灾,政府,解放军和全国人民像救援唐山大地震一样投入了100%力量,而且做得更好。总理不到一天的时间亲赴现场,解放军迅速进行营救,媒体24小时公开透明报道救灾消息。政府接受全世界各国的人道援助。我们深信灾后重建工作一定比唐山大地震做的更好。
我们想对解放军和所有救援人员说:
你们是灾区人民的救命恩人,没有你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摇摇欲坠的残楼下救人,更多的生命会被地震夺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灾工作的重点会放到救治伤病员,保障灾区幸存者的生活,预防杜绝传染疾病流行,处理受难者遗体以及恢复正常秩序,灾区重建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多听到媒体多报道实在的真实情况,那里灾情重,那里最需要援助,目前急需什么样的抢救人员和物资。这样会给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救援工作有的放矢。否则会造成急需人员短缺。急需的物资紧缺,没用的物资发不掉。这样的报道对关注灾区的各救援国更有指导意义。也能从正面减少小道消息的散播,使灾区人民更相信政府。
我们痛心的看到这么多天真浪漫,纯真无邪的孩子们被瘫倒的教室埋压,过早的结束了幼小的生命。我们在想,能不能以法律的形式制定出一套中小学校建筑标准。不但抗震,也可以作为自然灾害来临时人们的避难所(也许政府已经有相关的法律)。对各方面都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技术,资金,物资都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对世界说,我们不但为我们有世界上功能最全,最舒适的大剧院而骄傲,我们也为我们有世界上最安全的中小学建筑而自豪。
告诉大家另一个好消息。
MV中被护士抱着找父母的孩子已经和父母团聚。
5月15日凌晨1点多,央视直播节目的一条更正新闻,又一次让我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但是这次的泪水里包含了太多的含义,
有感动,有欣慰,有悲伤,不知道有多少种情感搀杂的泪水顺着脸颊悄然滑落!
那是一条由白岩松播出的更正新闻,是一个被认为是孤儿的不满周岁的小男孩在地震三天后与父母团聚的感人事件,感人的画面,亲人的团聚,主持人略带欣喜的声音让几天来一直被紧张哀伤笼罩的气氛少有缓解,也让我感到了一丝温馨和暖意!故事报道并不完整,是由两组地震前方记者送回的视频画面组成的,第一篇报道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小男孩安详的睡在救灾医生的怀里,据说这孩子是被一位不知名的好心市民在一个倒塌的居民楼外捡到的,这位好心人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医疗救助站,孩子的父母在地震中不幸遇难了,幼小的孩子成了孤儿。孩子的遭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很多好心人要收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在救助站也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如果没有第二篇更正新闻报道,故事可能就没有结尾了。可是15日凌晨的一个更正新闻延续了这个故事,孩子的父母在几经周折后见到了失散三天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哭了,在场的所有人哭了,这是感动的泪水,是看到孩子父母能幸存下来而一家团聚激动的泪水。
孩子的父母在激动之余讲述了发生在震发当时的情况,孩子是由外婆带着的,外婆在楼房坍塌的一刻把孩子从房子里抛了出去,孩子得救了,外婆被埋在了坍塌的楼房里,外婆的生命逝去了,她用自己临死前最后的举动换取了孩子鲜活的生命,外婆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爱的含义,爱的承诺.在灾难来的时候,外婆如果放弃孩子选择自己逃生,那么现在幸存下来的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外婆,求生是人性的本能,如果婆选择了自己逃生,别人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她没有,在危难来临时她选择了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外婆死了,孩子活着,外婆在孩子幼小的记忆里可能可能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孩子的父母会让他记住,他的第二次生命是外婆给的,是好心的市民给的,是救灾人员给的,孩子永远不会忘记是外婆临死前的一抛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出去的,孩子应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外婆,感谢所有关心过他的人,长大后回报社会,感恩社会。
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位伟大的外婆,那位伟大的有着中国传统美德和无私大爱的勇敢的外婆.伟大的母亲,勇敢的外婆,您安
息吧。孩子找到了父母,他会得到最好的呵护,您放心的去吧!您牵挂的孩子会带着您的祝福幸福的成长!你的伟大的爱的义举也会永远存留在充满爱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