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嗓子!好情绪!特意去听了郑怡,穿透力更强。这首歌原来是纪念台湾著名民谣歌手陈达传奇一生的歌曲,再听感觉就不一样了。

来源: 唐歌 2020-07-24 07:23: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00 bytes)
回答: 【一起来民谣】月琴飛歌2020-07-24 05:48:0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8%E7%90%B4/19682416

 

背景

编辑

一把残旧的老月琴,一个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孤独身影,一生都在为民俗歌谣默默奉献的歌者,陈达的岁月就在谈唱之中悄悄滑过。陈达的出现点燃了很多人延续民俗歌谣的火花,但这瞬间燃烧的光华并未替陈达留下些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落寞地唱着”思想起”走完他的一生。陈达对民俗歌谣的固执,依如他对歌曲终生不悔的坚持,也正如他在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你爱听什么歌,我唱给你听。”
  但是,赖西安却这样说到《月琴》:“创作这首歌并不是直接指涉陈达这个人,而是借陈达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化的社会中民间曲艺是否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陈达所代表的民间艺人身上具有的勇猛与创意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还能否流传下来?”
  “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谣/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
  赖西安的话题不轻松,郑怡的歌唱得尤其沉重。
  《月琴》这首歌是“天水乐集”工作室制作的经典歌曲。苏来向赖西安要到歌词后,很快就为它谱好了曲。有一天,郑怡到苏来家玩,苏来一时手痒,就对郑怡说:”小妹,我写了一首歌,你听听看。”郑怡听过这首歌之后,不动声色,她问:“你这首歌……给谁?”苏来说:“要给小复(李建复)唱。”郑怡说:“这歌……我唱比较合欸!”苏来心存疑问地问:“会吗?”于是郑怡就唱给苏来听。听过之后,苏来很意外郑怡居然能够唱出歌中背负的某种责任和使命的感觉,这份意外改变了他最初的想法。到了录音的时候,郑怡又提了一个建议:应该先唱副歌,即把这首歌的最后一句“再唱一段思想起”调到前面来当第一句唱,这样的话歌曲会有更强的震撼力。郑怡的建议被大家采纳了。于是,我们现在听《月琴》时,首先就听到了郑怡那清亮的高音。 [2] 

所有跟帖: 

是的,虽然是校园民谣那一拨的,但有大歌的范儿,像是民间曲艺的挽歌。 -飛歌- 给 飛歌 发送悄悄话 飛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4/2020 postreply 07:51: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