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ulture.ycwb.com/2018-10/12/content_30109706.htm
半小时写完《弯弯的月亮》
而真正让李海鹰享誉全国,则是他创作出的《弯弯的月亮》,这是他艺术创作上的一座巅峰。他回忆说,当年创作《弯弯的月亮》的时候,中国乐坛正在盛行“西北风”。所有人都觉得,把歌写成那样才能好卖。当时,音乐电视片《大地情语》制作组请他配插曲,他边看电视边写曲子,差不多半小时就写好了曲子,取名“弯弯的月亮”。
这首歌是典型的广东民谣调,写完、录出之后,很多行家都说实在太阴柔了。 《黄土高坡》作曲者苏越甚至摇着头说:“软绵绵的,儿歌一样的东西,怎么出得来? ”
“这首歌原本最早是由陈汝佳来演唱,唱完以后我觉得不是很合适,我第二天就去北京,让刘欢过来唱。刘欢看到这首歌之后很喜欢,只是觉得唱起来不过瘾,于是建议加上一段高音,正是这段华丽的高音为这首歌增色不少。”
李海鹰说,他和刘欢认识很早,早在1987年,他就出了一张专辑,找来刘欢、田震等“四巨星”来唱。在这之前,他就已经是刘欢的“伯乐”,后来邀请刘欢来唱《弯弯的月亮》,刘欢也欣然接受。
而被李海鹰捧红的远不止刘欢一个人,当时行业内有句话叫做,“李海鹰写的歌,谁唱谁红。”李海鹰说,当时来找他写歌的人很多,但他基本上是主动出击。“我写了一首歌,觉得比较适合谁来唱,我就去找他来唱,基本上不会有人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