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几年前的老录音,《上班族》大地唱片1994校园民谣里的一首歌,词曲高晓松,原唱丁薇
大表姐前几天说她找不到北平的感觉,我帮她找找:)
也想附上我妈妈的一张青葱照
这是她在60年代末参加民兵训练的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年级正是我们哼着校园歌曲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做为祖国的花朵,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们对新中国的感情是非常朴实真挚的,他们的青春也是无怨无悔的。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说他在网上看到有年轻人说这次的病毒是BOOMER REMOVER, 他看到以后很感慨,觉得他们这一代该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一代代潮起潮落,现在共和国5.0代都登上历史舞台了,每次和她们聊天我时不时都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音乐也是有年代性的,这周人人讲里邀请了白雪和她的制作人回顾了40年来的流行音乐,他们提到了80年代流行歌曲都是以大线条唯美抒情性为主,前期最为代表的就是邓丽君。邓的吐字,气息和对歌曲的处理都是非常讲究的,我觉得她的吐字用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民歌戏曲润腔的方法,她的呼吸也是非常大线条舒展沉郁的。90年代以后,流行歌曲从内容到形式都更丰富了,特别是00以后,节奏性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的流行歌比80年代以旋律性为主的歌曲增添了很多爆破和断点(想一想周杰伦,好声音里那些重新编配过的歌….), 歌曲的张力不再是来自每一字,每一句,而是总体作品的张力。所以歌唱的技巧和声音的质感也在改变,这对专业歌手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白雪说她觉得自己都老了,她奋力地想追上这个时代,可是不管模仿的怎么象声音里还是能让人听到自己纯真年代里留下的痕迹---正如年轻人永远不可能唱出老歌的情怀,要依靠丰富的编曲和配器赋予那些老歌新的生命一样。所以声音也是有年代性的,这个年代的美声早已脱离了卡鲁索,国粹早就不再是梅兰芳,民歌已经不那么乡土,流行变得越来越短促。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距离,我们现在听起自己重新唱起那些歌曲才会再次萌发人生初见的感动,声音的保质期其实远比容颜可以保鲜得更长久一一我们永远都是珍贵的我们…
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一代也有一代的宿命,愿BOOMER们都平安健康,祝坛星们都青葱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