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笑话笑点很浅,或者是你们想得太深或者是我油醋加得太多,把本味给压住了。 其实就是一个口误的故事。老师在脑子里想了很多遍的约旦国王,候赛因,结果一出口,问成了谁是约旦候(猴)王。 嗯,硬要说中心思想,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头有时会有滑稽的结局。 怎么样,不管好不好笑,井里的水抽干了,蛤蟆再跳进去应该不会再有”扑通“的声音了吧?希望不是ou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