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全:基辛格笔下的朝鲜战争zt

来源: 世事沧桑 2021-10-05 16:20:3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355 bytes)

 

    述说冷战历史上的“冷战”战例,朝鲜战争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这场发动于1950年6月25日终结于1953年7月27日战争,本来应该属于朝鲜与韩国之间的名副其实的“朝鲜战争”,但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苏联、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卷入。结果,一场局部的争端,演变成中美(联合国军)的大对抗,进而加剧了“冷战”的局势。

因此,要追溯“冷战”时期的历史,无论是那一个国别的学者,对于这场战争都会有一个章节的不同言说。区别在于,这个学者持有怎样一种意识形态的写作思维,以及他所占有的资料有无出乎意料之效。

既往,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惯常用一种意识形态的思维来描述这场战争。从战争的正义性而言,官方的逻辑是“保家卫国”,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研究逻辑。而学者本身所既有的教育思维逻辑而言,则蔓延了“保家卫国”的逻辑。这是意识形态灌输的结果。

自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就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至于为何要鸭绿江那头去“保卫”,是因为唇亡齿寒。美帝国主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挑起朝鲜战争,就是要利用朝鲜半岛作为“跳板”,将刚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于是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歌声嘹亮;《谁是最可爱的人》代代相传;《英雄儿女》播放至今。伴随着这一教育长大的两代或三代学者,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这一逻辑化为血液流淌在胸中的感情。

1995年,沈志华先生把购买回来的苏联档案陆续翻译后,极个别的学者如杨奎松先生(我也得到了志华赠送资料)看到了这场战争的复杂性,并进而开始研究。但是,既往的教育和思维逻辑,学者即使占有了新的资料,也要刻意小心翼翼的避开意识形态。如果按照新资料来解读,也往往触及意识形态这根弦。但杨奎松不同。

1996年,杨奎松利用沈志华主持翻译的苏联档案,开始写作《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书,对朝鲜战争如何发动,中国和苏联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进行重新解读。有关章节,诸如《中国出兵朝鲜始末》等等,陆续刊发在我们一起供职的《百年潮》杂志,反响之大,超乎想象。这种解读虽然更接近于还原当年的历史真相,但因历史真相与意识形态所担负的责任不同,也引起了学术之外的警觉。官方对此予以阻止,甚至还夹杂着来自朝鲜高层的声音。此后,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遮遮掩掩,故作“欲说还休”的扭捏状。当然,尽管此后沈志华和杨奎松在继续研究,但其研究成果的流传至今还有一个“哈姆雷特之问”尴尬。

不过,身处美国、又兼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基辛格则不必顾忌这些。他出版的《论中国》则用相当长的篇幅谈论这场战争。2012年,这本书有中译本,并被视为中国方面对基辛格米寿的贺礼。

基辛格被中国人所记住,是1971年他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助理国务卿秘密访华,并促成“冷战”大背景下两个意识形态敌对的中国和美国建交——历史学家用“震撼世界”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此举,基本上奠定了基辛格“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地位。其后40年间,基辛格访华五十多次,成为几乎历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座上宾。

《论中国》是基辛格首度用一本专著的篇幅去讲述他40年与中国亲密接触,记录了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也在书中呈现。

《论中国》中译本出版,正值基辛格88岁寿诞。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是老人给自己的一份寿礼;从大的方面来讲,把这本书视为给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一份大礼,似乎也说得过去。

《论中国》开专章来论述朝鲜战争的决策。第五章“三角外交与朝鲜战争”、第六章“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都聚焦于此。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基辛格尚人微言轻,无论美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还是整个战争过程,他都不是亲历者。他在书中为何要专章论述?第一,他认为,搞清楚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可以厘清“冷战”的大背景;而只有把中国放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才能“论”。第二,基辛格在尼克松时代地位显赫,负有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他必须了解中国的过去和当下。可以想见的是,他以自身的地位,调动了美方与中国、苏联关系的档案,对“冷战”背景下的中美关系,有深刻的理解。本书中对朝鲜战争的研究,则以美方档案为依托,辅之以“冷战”的大背景,其研究成果,无论是对一般的中国读者还是学术圈的学者来说,还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基辛格笔下,朝鲜战争是这样酿成的:朝鲜领袖金日成要解放南朝鲜,求助于同一个意识形态阵营的“苏联老大哥”,斯大林转而把皮球踢给中国。斯大林说:这个问题“最终应该由中国同志和朝鲜同志共同来决定”。

这并不是新鲜的观点,沈志华、杨奎松等中国学者早已深入地论述过。但新鲜的是,关于朝鲜战争的决策,基辛格更看重从美、苏、中“三角关系”来考量,站的比较高,问题看得就自然很明白。

在基辛格看来,无论是美国、苏联还是中国,在对待南北朝鲜的问题上各有自己的算盘。对日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分为美苏两国占领区,北朝鲜便是1948年9月根据美苏双方达成的协议由苏联管辖。关于朝鲜南北统一的问题,美国的方式是希望成立联合的民主政府,而苏联则想依靠朝鲜作为延展亚洲军事势力的“跳板”。在美国看来,即使中共在大陆建立新政权后,“可能产生的任何地缘政治的影响”都可以接受,甚至认为即使中共去解放台湾美国也不必去干涉——“台湾的战略性并不足以让美国采取行动”。这是当年美国亚洲政策的核心,也就是美国在1949年12月30日通过的著名的NSC-48/2号文件。而苏联呢,即使中共宣布了“一边倒”——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但苏联开始也并不买账。

在这一背景下,当金日成提出武力统一南北朝鲜的要求时,可以说,美苏开始都有些漫不经心。1950年1月,艾奇逊在他所做的关于亚洲政策的讲话中,表露出要把朝鲜放在美国在太平洋防御圈之外的意思。他认为,既然南朝鲜是“一个得到几乎世界所有国家承认的独立主权国家”,“我们的责任就更加直接,我们的机会就更加清楚”;如果在太平洋某个地方发生了武装进攻,而该地并非处于美国防御圈以南或以东的话,美国“首先必须依靠被攻击的的人民起来抵抗,然后就要靠整个文明世界在《联合国宪章》下担负的承诺”。

而苏联呢,开始对金日成几次提出的要以武力统一南北朝鲜的要求,都予以拒绝。后来,在了解到美国的亚洲政策以后,苏联开始打起了算盘,转而支持金日成的提议;但算来算去,为了获利更多,就把“中国同志”给拉了进来。

而“中国同志”毛泽东最初对金日成的建议也不同意,理由非常实际: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百废待兴,最主要的是领土并不完整——解放台湾才是重中之重的大事。所以,毛泽东只是同意把朝鲜在中国军队的三个整编师交给金日成。

当斯大林要求金日成就是否进行南北统一的战争“最终应该由中国同志和朝鲜同志共同来决定”时,中国也非常为难。但后来还是要介入这场战争。

为何如此?基辛格认为基于两个判断:一是毛泽东过分地相信苏联,觉得支援北朝鲜可以换取一个好处,即寄希望在此后收复台湾时得到苏联的援助,二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美国不会出兵。后来战局的发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不仅出兵,而且还以“联合国军”的冠冕堂皇的名义出兵。这样,冷战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就翻开了。这一页导致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东西方的大国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基辛格很钟情于中国的文化符号,比如围棋。在《论中国》当中,甚至有整整一篇就是叙述围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竞赛,有什么规矩,背后是一种什么理念。在他看来,围棋并非一时的你死我活,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大局。但是,如果把朝鲜战争看成一盘棋的话,这盘棋中美双方都没有下好,端的让苏联成了洋洋自得的看客。

所有跟帖: 

中国“后来还是要介入这场战争……基于两个判断:二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美国不会出兵”——矛盾啊,美国出兵在前啊!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6:43:31

美国最初宣布“朝鲜放在美国在太平洋防御圈之外”,所以斯,毛,金都觉得美国不会介入。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6:58:53

在斯,毛,金最初的预估时期,美国还没有改变政策。所以金进攻韩国时,都不认为美国会出兵。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7:21:04

就是斯大林设计的绞肉机,等着老毛和老美往里面送人肉 -randd2000- 给 randd2000 发送悄悄话 randd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5/2021 postreply 16:46:24

My only question is who was the invader to start the Korea War. -19428182- 给 1942818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6/2021 postreply 15:06: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