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多位前总理缘何上书敦促汉字教育(转)

来源: 真我中华 2009-01-16 05:33: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53 bytes)
韩国历任国务总理中,仍健在的有21位。他们中除了91岁高龄的第15任总理刘彰顺之外,其余20位前总理全都在一份建议书上署了名。这份让政治观点或辈份互不相同的他们一致赞成的建议书是到底什么呢?

他们签名的文件是《敦促在小学正规教育过程中实施汉字教育的建议书》。制定建议书的人是今年70岁的社团法人“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理事长、仁济大学教授陈泰夏。

日前,陈泰夏把这份建议书提交给青瓦台方面。据这份建议书,从朴正熙执政时期到卢武铉政府的20名历任总理签了名。他们分别是:第11任和31任总理金钟泌(83岁)、第14任南德祐(85岁)、第18任卢信永(79岁)、第20任李贤宰(80岁)、第21任姜英勋(87岁)、第22任卢在风(73岁)、第23任郑元植(81岁)、第24任玄胜钟(90岁)、第25任黄寅性(83岁)、第26任李会昌(74岁)、第27任李荣德(83岁)、第28任李洪九(75岁)、第29任李寿成(70岁)、第30任和35任高建(71岁)、第32任朴泰俊(82岁)、第33任李汉东(75岁)、第34任金硕洙(77岁)、第36任李海瓒(57岁)、第37任韩明淑(65岁)、第38任韩悳洙(60岁)。

陈泰夏说:“其实前总理刘彰顺是我们团体的顾问之一,所以可以说韩国21名前任总理都表示赞成。”

获得他们的签名,从2007年末起整整用去了1年的时间。陈泰夏曾数次寄出请求签名的信件,每次都用毛笔精心书写。信中强调了为什么要加强面向韩国学生的汉字教育的原因。“这是为继承传统文化和保持韩语的正常化,必需要做的事。”

陈泰夏亲自访问说服金钟泌和李会昌时,两人欣然应允了签名的请求。金钟泌还很高兴地说:“没有汉字,我们怎么能够继承传统呢?”当寄出的信件没有回音时,陈泰夏会再次寄信。在第5次寄出信件后,还真有人答应签名了。凭借他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20名前总理全都同意签名。陈泰夏说:“从签名的字体来看,不少前总理的书法造诣很深,其中金钟泌的功力尤为深厚。”

其间,最难得到签名的是在任时间较近的韩明淑(2006年4月-2007年3月)和韩悳洙(2007年4月-2008年2月)两人。时任总理的韩悳洙坚辞说:“我还在任,不方便签名。”韩明淑因上一年初出马竞选第18届国会议员,忙到了没时间签名的地步,落选后又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不过,曾在卢武铉政府担任总理的李海瓒、韩明淑、韩德洙最终全都签了名。陈泰夏说:“我也很意外。重要的是,与理念和政治立场无关,他们都深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陈泰夏任明知大学国文教授40多年,一直致力于汉字教育。1998年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刚成立时他就参加了该联合会。该联合会与韩文学会针锋相对,坚持主张韩字和汉子并用和重开汉字教育。2007年他召开了反对名从其主(将毛泽东按汉语拼音读)的讨论会,引起关注。

建议书写道:“韩国处于汉字宗主国中国和在幼儿园学习《伦语》的日本之间。排斥使用汉字,坚持专用韩文,对个人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他还说:“过去半个世纪疏忽了汉字教育,结果大多数年轻人成了‘半文盲’。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图书馆的很多藏书在那里睡大觉。因为这些图书的95%是汉韩并用,而学生看不懂这些书。”

他主张,文字是工具,不是学问本身。只要在小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学习900个汉字,学生会很轻松地学到。他说:“最容易学会文字的是6至13岁,放过这个年龄段上大学学习汉字?这简直等于是长大后背九九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