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1岁半的智力测试,医生说语言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可能因为在姥姥家是保姆带着,话说的少。到奶奶家,奶奶急了,慢慢教,吃的东西,干什么事情必须说出来才满足。背唐诗,背会了就有糖吃,2岁会背10首唐诗。2岁以后明显背东西快很多,一个星期一首唐诗和一首儿歌,我们去唱K,他能拿着麦克风跟着音乐唱《小燕子》。
回来之后,跟其它同龄人中国孩子比较,他的中文好很多。我觉着,这里的孩子一下子接触的语言太多,上DC一般都是英法一起来,家里讲中文甚至还有方言。孩子毕竟小,语言多了,语言发展就慢。
我继承了奶奶,姥姥的方法,不管自个烦不烦,他懂不懂,什么都跟儿子说,跟他解释。小到路边的停车指示牌,大到吃药,上不上学都说。假期过后,他不想上DC,他爸只管吵他硬给他穿衣服。我就拉他过来跟他说为什么上DC,他就跟我狡辩,比如他说今天DC关门,我就说我们去看看,DC关门了再回来。他想想又说,去看了就开门了。我就说那妈妈打个电话看问问看。等他穿好衣服,我假装打电话问他的老师开不开,他没招儿了只能去幼儿园。这个好处,即锻炼他的语言能力,也可以锻炼思维。坏处是,我俩在床上说了十几分钟才起来穿衣服。
儿子喜欢车,他的英文法文都是从各种各样的车开始。再就是食物,玩具,动物。我有口音,但在他看外文的动画片,或在他跟老外玩时,坚持讲外文。
而且老师作用很大。夏天的时候,只讲英文的老师强势,他英文讲很多。这一个多月那个老师休假了,他就跟着另一个次强势的老师讲法文。以前他们班的小朋友明明是法裔,可都在DC讲英文,这几天班里大部分都讲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