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来满目都是他

来源: 2019-05-17 07:46:2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如今我们的新闻来源主要就是社交网络。

先看到的是艺术和设计圈的朋友们po出各种悼念文字,以及我原先从来没见过的贝先生的照片比如下图。跟平常见到的他的样子那么不同。可是长衫穿在他身上却相当和谐。

接着也有艺术家用数码直接绘制了老人家令人过目难忘依然充满童真的经典笑容。

接着台湾的朋友们也醒来了,纷纷谈论起贝先生的作品。我静静地看大家的对话一闪一闪的,原来台湾普通民众对他还是很有些了解的。下图就是他早年在台中东海大学的作品路思义教堂。

接着就看到了关于贝聿铭的identity的讨论。有的人不能接受他成为美国人并认同美国人身份这个事实,但也有人酸酸地说不要违背大师的意愿非把他当作中国人(华人)。可是这个事很要紧吗?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从听到贝聿铭的名字开始,就是中国逐渐开放国人开始接触世界的时间点,也是逐渐认识到建筑不仅仅是和水泥沙子盖房子这件事,然后就是出国旅游的大潮中在卢浮宫金字塔前无数的留影,再后来,就是逐渐对身边他的作品从惊叹到渐渐的熟视无睹。譬如大家常提到卢浮宫金字塔,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可是好像不大有人想起香港中环中银大厦也是他的作品,因为太熟悉所以忘记了。建筑师的作品最终就是这样融入了时代和许许多多人的平常生活里。

大娃小时候曾经很想做一名建筑师,因为他觉得能在像巴黎街头奥斯曼时期建筑的房子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那年他4岁,小小年纪就期待光荣与意义。不过后来他改变了想法,因为觉得这事太渺茫,况且如今也不流行刻名字了。能成为一代大师,不但要有出人天赋,要有不懈努力,还得有运气,而这个运气是跟时代连在一起的。生在奥斯曼时代的建筑师就是有运气的,贝聿铭所在的时代也是有运气的。他的作品,不用刀在大石头上刻上字,也是混凝土,钢材,玻璃和光线的碑。这些我还没有跟娃说过。

凡有生即有灭。他老人家一定是很平静安详地离去的,而且我猜想他的灵魂跟他所牵挂的人都曾一一道别。那位mm,你一定是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