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班内目前争论形势的一点理论意见

来源: 2017-01-25 02:28:1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各位班长,各位同学:

自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川普先生正式就职,班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热潮,展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民主气氛。下面,请允许我对于目前讨论继续顺利开展,提出几条理论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一. 任何争论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旗帜一定要鲜明,主题一定要清楚。

比如:
1.川普上台了,我很高兴。
2.川普上台了,我很愤怒;
3.川普是个优秀的总统;
4.川普是个不称职的总统;
5.川普是人渣;
6.川普不是人渣。
7.游行代表女性权益的诉求,是正义的;
8.游行不代表女性权益的诉求,是非正义的;
9.游行有用;
10.游行没用。
11.克林顿是人渣;
12.克林顿不是人渣。
……etc.


以上都是不同的论题。在讨论之前,大家应该先选定一个,并且力求讨论配对成功。也就是1/2,3/4,5/6,7/8……而非1/4,2/3,5/8,6/7……这是因为:

——1和2都是主观感觉,适合酣畅淋漓的宣泄,讨论双方可以欢呼、做鬼脸、跺脚、甚至在合理范围内一定程度的推揉,都是可以理解的;而3和4就需要冷静思考,摆事实讲道理,不一定要说明对方,但力求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如果在3/4的讨论中掺杂了1/2的情绪,或者掺杂了5/6的判断,那势必往恶性方向发展,变成了“川普是个好总统,你反对他你就是人渣”或者“川普是个人渣,你支持他你就是人渣”的斗气讨论。

——同样,7和8是围绕游行动机合理性的讨论;而9和10是围绕游行效果的讨论;同一个人可以同时支持7和10的观点,也就是认为游行有理但游行没用,或者相反,可以同时支持8和9的观点。但是,在讨论时,应该遵循7/8,9/10的配对原则,先吵完这一场,再去吵下一场。不然就是乱成一锅粥。

二. 在一个问题尚未说清楚之前,不转移话题。

比如:“川普是个人渣”如果还没说清楚,就不转移到“游行是正义的”上面去,也不转移到“克林顿是人渣”上面去。论题的单一性和稳定性,能保证争论顺利开始并且结束,而不会导致情绪飘移或者升温,以至失控,殃及讨论者自身或者家人。

三. 由此引出了最重要的一点:要把议题始终高高抬起、使议题与自己以及对方的身体保持安全距离。比如不能说出这样的话(以下各例子纯属哥此刻虚构):

……

(未完,但是哥怕此贴会被删掉,再写也是白写。所以暂且不往下写了。如果KT能接受,哥再继续。如果不能接受,那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