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嫁女儿就要有这骨气
我的越南女同事莎莉, 在法国出生的, 父母却是70年代到法国来的难民. 莎莉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 认识了一个家境富裕的英国人, 爱上了这个越南女孩. 莎莉的妈妈考虑到双方的家境悬殊, 对莎莉说, 我们越南的习俗是男孩一定要上门来拜见父母才可以做男女朋友. 英国男孩赶紧询问了礼数, 上门去了. 莎莉虽然家境贫寒, 但父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不卑不亢地接待了男孩, 看到男孩正正派派, 对莎莉呵护有加, 一颗心放了下来. 后来男孩求婚, 莎莉的妈妈又说了, 我们家是天主教徒, 男孩是英国国教, 我们宗教不同, 结婚麻烦.
男孩为了表示诚意, 就改信了天主教, 把洗礼弥撒都做了一遍. 莎莉的妈妈这才相信男孩的诚意, 准备了女儿的婚礼, 高高兴兴把女儿嫁出去了. 现在莎莉有3个孩子, 一直生活得安宁幸福.
去年莎莉的母亲去世, 我们办公室的同事按照法国惯例, 凑分子, 表示哀悼. 莎莉事后对大家表示感谢 说我们一家当初到法国来, 身无分文, 困难之时得到当地的民间社团的支持和帮助. 我把大家的捐款捐献给了这个社团. 我母亲一生乐善好施, 她在天之灵也一定会同意我的做法. 一个不卑不亢的普通母亲, 培养出来的女儿也是自尊自爱.
什么叫富养女儿 ? 富跟谁比 ? 我非常不赞成中国人的说法. 富跟谁比? 该给女儿多少玩具? 该给女儿多少糖果? 满足孩子多少物质欲望叫富养? 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关注, 爱和关心, 情感上的支持, 精神上的尊重和理解 --- 这些才是真正的财富.
本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如欲转载请与本人直接联系: rushuangyue@yahoo.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