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之“卧槽泥马”
2009年2月23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段凡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
结合金融危机下白领推迟跳槽计划,回答了关于“卧槽”与“卧槽泥马”的有关话题。
在分别解释过跳槽和卧槽后,段凡说:“卧槽与跳槽并非完全对立,否则就可能变成
一匹‘卧槽泥马’。卧槽泥马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
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所以说,卧槽者不应成为
‘卧槽泥马’,卧槽也并非‘卧以待毙’。职场人士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而要变被动为主动,
视卧槽为蓄势待发、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机会。”
此文见报后,网友哗然,居然还有人(博士?!)真以为卧槽泥马来自 《战国策》!
其实,这纯粹是网友恶搞发明出来的词,还写到了百度百科上面,故意引经据典,
写得挺像回事的,来制造讽刺笑果。这个华理的大博士、砖家,看到有人问卧槽了,
赶紧上百度查查,结果被那个 “战国策”忽悠住了,以为是真的,直接ctrlv到报纸上。
还显得自己挺学术的样子。真是书生气十足,傻的可爱!
@@@@@@@@@@@@@@@@@@@@@@@@@@@@@@@@@@@@@@@@@@@@@@@@@@@@@@@@@@@@@@@@@@@@@@@@@@@@
在百度知道,可看到如下解释:
卧槽泥马:
⑴形容识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任其肆意妄为。
⑵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沐猴而冠)
⑶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