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六年的间谍生活,苏迪想回归平常人的日子。

来源: 2025-11-18 06:46:4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得乎?。。。。。能做到吗?

 

一代名相李斯临死前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我想和你再一次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城东门去追逐狡兔,还能办得到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犬叹”
 
(受命于天,即寿永昌)
传国玉玺,李斯亲笔的鸟篆。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统一,从李斯之后,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按老枪讲话,即便是一个不入流的混混,在他最得志的时候,也会有“混一天下、并吞八荒”的伟大志愿。
李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无法用言语形容。
 
第二个是陆机,他爷爷陆逊在夷陵火烧连营七百里,打的刘备满地找牙,最后饿死在白帝城。他老爹陆抗,镇守西陵二十年,西晋不敢越雷池一步。东吴灭亡后,陆机兄弟北上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可惜,技止此尔。陆机真的应该只当个文人。
后来在八王之乱中投靠成都王司马颖,作为主帅大败于鹿苑之战。宦官趁机污他谋反,陆机临死前叹息:
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他爷爷被封为华亭侯,华亭是他家祖传的封地。这就是典故“华亭鹤唳”的由来。
 
(在度娘查“华亭鹤唳”,居然得到这么个画面,这谁呀!)
nirvana
(in Buddhism) a transcendent state in which there is neither suffering, desire, nor sense of self, and the subject is released from the effects of karma and the cycle of death and rebirth. It represents the final goal of Buddhism.

 

再下一个是唐朝的李林甫,史称“口有蜜,腹有剑”,为唐玄宗做宰相十九年,将大唐王朝由鼎盛带往衰败。他儿子李岫是将作监(建筑部长),有一次随父游园,看到役夫拉车吃力地走过。
李岫忧郁地对父亲说:
大人久处钧轴,怨仇满天下,一朝祸至,欲为此,得乎!
均,是做瓷器时旋转的那个托盘,又平又稳,一均是三十斤,(见成语千钧一发)。轴,就是带动均旋转的那个轴。做 China 必须有均轴,引申为国家重位。
父亲大人您久处国家重位,怨仇满天下,一但某天失势,想当一个这样的役夫,能做到吗?!
李林甫无奈地说:“势已如此,将若之何!”不久之后就在惊慌恐惧中去世,安史之乱也在两年后爆发。

 

 

最后一个应该是张光晟,留下了“第一莫做,第二莫休”的成语。从此以后,这个“得乎”体就不再惊世骇俗了,变成了一种常识,一种你在做初一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十五。
 
佛云: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所以,当新来的在笑坛发出第一个跟帖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以后会跟大家相濡以沫  ---- 就是互相吐口水。
 
 
史海沉勺,小了点,算挖耳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