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二)

来源: 2021-10-15 08:47: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从战争的三个主要因素而言,中方占地利,美方占天时。而从人和方面,中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加上不要命;美方沉着冷静稳扎稳打,善用自己的优势。所以双方可谓是平分秋色。于是乎一时间战况胶着,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中方是利用地利也奈何不了美军,而美军则是利用天时静待此消彼长。

(网图,宋时轮,黄埔五期学员出身)

所以这时候宋时轮终于改变了一开始一口通吃的想法,改为能敲下来多少就吃多少。于是乎就发生了新兴里之战,志愿军集中兵力团灭了陆军北极熊团。这大概是战役走势的分水岭。史密斯是一位战争经验非常丰富,又极其具有军事天才的将领。所以在战役17天过程的相持阶段里他并没有急于下令撤军。他也是在考验志愿军的军事能力和智慧。如果志愿军只知道使牛劲一直跟他耗,那么他到最后很有可能取胜。因为麦克阿瑟通过空中封锁让志愿军的补给极度困难。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志愿军发狠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而且力量忽然增强,可能是投入了预备队。而他,没有预备队。

最终斯密斯决定突围撤离。而志愿军当时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在白天拦截这样一只机械化重装部队离开。况且天上还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在水关桥斯密斯化解了宋时轮出的最后一道难题,利用夜视设备防守住了第三次辛苦搭建的桥梁(桥梁居然是整件空运的),整只部队沿着公路在坦克飞机大炮护佑下撤出长津湖,直奔兴南港。一路上很多士兵极度沮丧,不断的怀疑自己是否能活着离开长津湖,逃出志愿军的魔掌。他们称这次撤退的路程为地狱之旅。

后世有人评论认为宋时轮最后追击不利,没有尽全力吃掉史密斯。比如水关桥,就该不惜一切代价去摧毁新桥。如果桥毁了,美军不得不离开汽车,大炮,坦克,步行穿过志愿军的包围圈,那么结果是很必然的。但是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了。宋时轮难道会比我们傻吗?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志愿军那时候最强大的火力就是重机枪,哪里有能力去远程摧毁桥梁。

战役艰苦卓绝,对双方来说都是。结果平分秋色。志愿军因为冻伤和火力不如,伤亡远高于美军。但是美军也被迫放弃了战略意图,并且北极熊团被整建制歼灭(*)。所以都觉得自己没打好。而美军从记者观察和士兵自述,以及将领承认,都认可这是一场败仗。不过败得还算体面。而志愿军从幸存老战士讲述,到领导层认知达到战略意图,到最后军队的士气,都是一场胜仗。但是胜得很惨,自己损失巨大。

(网图,奧利弗·普林斯·史密斯,西点军校毕业)

最后要点评的就是这场战役的两位核心人物,就是双方的主将。宋时轮算是一位善战的将领,富有经验。早期的部署得当,所以奠定了最后的胜局。但是他未得全胜是因为遇到了一位堪称将才的美国将军史密斯。不得不说斯密斯非常难得。首先是不骄不躁。在全军都认为志愿军是农民军不足为惧的时候,斯密斯从未掉以轻心。对于长津湖周边的峡谷地貌绝不躁进驱兵深入,而且未思进先思退,把队伍部署牢牢的安置于不败之地,还修建了对战役胜负至关重要的临时机场。其次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坚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看谁坚持到最后。而在最后形式明朗之际,能够稳妥退兵,包括伤员,以及难民,居然都能安然的带出来,这个人简直可以说是一位大神。宋时轮既是幸运,也是不幸的遇到了这样一位对手。要是指挥军队的是斯密斯的上司阿尔蒙德,估计现在海军陆战一师就永远的不存在了。

宋时轮,算是一位将匠吧,老于用兵但是缺乏那么一点天才。在预备队的使用和动态形势判断分析,实时调整战术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尤其是对于严寒天气导致战斗减员严重没有及时应对。试想,如果尽早解决北极熊团,以及柳潭里的美军,那么很多的志愿军就能减少在冰天雪地里冻伤减员。本身对于军团的战斗能力是有极大改观的。有人叹息霍去病年轻得志而李广则运气一直很差。事实上李广难封,还是自己的军事素养没达到那个水平。

*网友指出北极熊团并未被全歼,有部分人员突围。这个我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算,中方的说法是成建制歼灭。意思应该是这仗以后美军就撤销了这个团的建制吧,并不是把人都灭了或者俘虏了。

**非常感谢老生,五百,移花,丰田,嵯峨,平等,等老伙计一起参与话题并讨论并补充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