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两件事儿】姜文电影系列之一:《邪不压正》

来源: 2021-03-13 15:05:2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注】我喜欢电影,也写过不少观后感,不敢称影评。我从小学开始,看了露天电影,就写观后感了。成年后,这个习惯有所保留,但凡看了感觉不错的电影,我都会写写。累积下来,不知道有多少篇,几乎相当于全放在网上的抽屉里。

在大陆导演里,姜文具有十分强烈的个人风格,我称之为“劲儿美学”。他执导和主演的六部电影,我都有写观后感,标题采取“很多人说看不懂姜文《XXXX》,其实就两件事儿”,这么一个样式。

接下来,我就在笑坛一一分享这个系列。不分享,可能哪天整个一删除,就全部丢失了。

此文于2018年撰写。尚未看过电影的,建议不要看下文。:-)

————————————

 

正文:

 

 

上周末,看了姜文的《邪不压正》。很好的一部电影。姜文喜欢民国,喜欢北洋,因为那是个乱世。乱世出英雄和枭雄,姜文还喜欢革命。《邪不压正》是他民国三部曲继《让子弹飞》、《一步之遥》之后最后一部。

有点《太阳照常升起》的魔幻风格,又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性刺激。不过呢,姜文把革命已经讲得差不多了,总是重复也没什么意思,所以这部电影,其实“为了这口醋,包的这顿饺子”。饺子是电影,醋是什么呢?就是1937年的老北京城。都说梁思成可惜了当年被拆的老北京城墙,姜文就在电影里,给你再现一个当年美轮美奂的北平城。
 

第一景观,当然是正阳门的城楼和巍峨的城墙了。还有正阳门内的护城河,钟鼓楼等,都是老北京景致。当然少不了老火车、电车、汽车、东交民巷等。给你展现一个当时已经相当国际化正在与世界接轨的北平城。
 

平民呢?那就是北平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四合院,组成的一个屋顶海洋了,可以让男主角李天然,飞檐走壁。

许多人说看不懂《邪不压正》,但其实再现老北京这点“醋”,正是姜文“包这顿饺子”(拍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至于革命,已经讲腻味了。

姜文在《让子弹飞》了,已经抨击了民众的麻木,你就是把枪铺满地上,统治者只有几个人,他们都不敢造反,一旦跟着造反成功,首先想到的是去抢家具抢桌椅板凳,把黄四郎和他正在坐的板凳也不放开。

从姜文电影,你可以看出他有两个看不起,一看不起麻木大众,二看不起那些高高在上只会清谈的犬儒知识分子。《邪不压正》中,借交际花唐凤仪之口,总有什么“我剑桥的同学”,这些都是姜文看不起的。

姜文看得起谁? 老将和小将,还有他钦佩的女人。盖因他从历史上看很多男人不行,总冒出一些有胆有识的烈女,所以对这类女性充满了尊敬。


在《邪不压正》中,1937年北平城,都是一群“特务”,代表者各方势力。拿下北平,进入正阳门,就意味着拿下中国。从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帮代表什么势力的特务。

日本人“根本一郎”,一听就知道,指的是侵华日军,根本就是一头狼。狼子野心,想霸占中国。姜文是强烈抗日的,不用说。大汉奸朱潜龙,国民党内的亲日派败类,一看就是被姜文忽悠了,想反清复明复辟当皇上的。对这些人,姜文并非看不起,而只是当枭雄当对手,是你要干掉或利用的人。

姜文自己演老将,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兴中会、同盟会那帮人,认为北洋和现在的蒋介石国民政府,都是革命失败的产物。借用孙中山的那句话,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是兴中会、同盟会的人,都是些残余,也只是相当于秘密结社的特务组织了。当时能在北平争雄的,就是国民党和日本人。日本人想独吞,碍于桌子边上还有美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当然主要是美国人,所以不得不扶持点傀儡(比如溥仪)掩人耳目。
 
姜文的角色叫“蓝青峰”,一下让人想到青天白日。他下了一盘好大的棋,想忽悠亲日大汉奸朱潜龙,做皇帝美梦,干掉日本人,在他们老将扶持下反清复明做皇帝。这样,朱潜龙就会被利用,跟日本人干上,然后他们这帮老革命,就可以从中渔利,重新起事,驱逐鞑虏,建立共和。

真正的共和。

但老将自己也是前清遗老,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培养和利用的小将李天然(彭于晏),则代表者革命的未来。李天然,从这个名字看,就充满了朝气,也寄寓了美好的期望。

李天然有过三个爸爸,前清爸爸(师父)、革命党爸爸、美国洋爸爸,从旧世界脱胎而来,又注入了新世界的血液。老将本来只是想利用小将,来完成自己谋划的大业,不想自己功败垂成,而小将却自己成长了。

小将是怎么成长的呢?

就是在一个北平烈女关巧红(周韵)的调教下成长的。实际上有两个女人调教他。一个是朱潜龙的小妾唐凤仪,一个打不老针想挽住男人心希望转正的极风尘女子。偏偏她一口一个“我剑桥的同学”。关巧红,来自旧世界,却在北平第一个做手术放开小脚锻炼走路,而他做一小裁缝的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干掉一个军阀男人为父报仇。

姜文显然拿这两个女人做对比。前者代表附庸,后者带着独立。前者代表昏昧,后者代表觉醒。前者代表屈服,后者代表反抗。在两个女人调教下,李天然被后者所吸引,选择了后者。

后者实际上也是个特务,反抗走向了简单、激进,“一个人,一把枪,足亦”,很容易让人想到“枪杆子里出政权”。李天然作为热血青年,最后终于走上简单、粗暴的复仇大戏,单刀赴会,和仇人根本一郎单挑,又干掉了自己的大师兄大汉奸朱潜龙。

姜文借李天然实现了这么一个理想:驱除鞑虏,清除汉奸。

不过这才一切刚刚开始,剩下的怎么走,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往往到了这个时候,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年轻人在这个时候,懂得做什么,非常重要。当年他们老将,就是一心想驱除鞑虏,推翻满清,其他一切都可以不计较,其他一切都可以联合。等真得推翻满清了,才发现大家抱的目的各不相同,一下就又散了,陷入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大家都叫共和,并非人人真得想共和。推翻满清是一致的。可是革命胜利果实,立即就没了,被窃取了。

 


所以最后,李天然的精神导师关巧红走了,赠与他一身白袍。小青年穿着白袍,站在北平城的屋顶,眺望远方,再次迷茫。白袍代表着焕然一新,代表着品性高洁、一尘不染,代表着革命精神不容玷污,希望李天然能继续走下去,不要再堕入从前那些个老爸的命运。

总之,姜文的《邪不压正》,一就是再现老北京城这点“醋”,二就是寄托年轻人。但是姜文不能说得太多,为了自嘲,他在电影中,让朱潜龙当局,把他的牙全扒了。牙扒了,就不能说话了。拍了电影不让上映,其实也是一种拔牙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