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_EVENT

来源: 2009-12-17 05:41:3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浙江散打队主教练尤邦孟

中国散打将完胜泰拳
中国散打和泰国的泰拳到底谁更强?随着12月19日比赛日期的临近,人们对中泰比武的关注热情越来越高。大街小巷,茶余饭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在为中国武术的胜负担心,有的则为有机会一窥中国武术与泰拳的神奇而兴奋不已。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泰比武的结果到底会是怎样。记者走访了曾经的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冠军,现浙江散打队主教练尤邦孟,听听他是如何看待这场比武的。

训练方法决定中方必胜
“这个没什么可猜的,中国肯定会获胜嘛!”尤邦孟笑了笑,毫不犹豫地说,“胜负这种问题都是外行人提的,我们这些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中国一定赢,这也不是第一次比武了,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和泰国比武就没输过。”

尤邦孟对中国散打的信心并非没有来由,“理由很简单,训练方法决定了比赛的胜负。中国的散打向来就是以得分为训练的第一目标,有攻有守,该进攻时则进攻,该退守时则退守,有一套完整的技战术体系,因此占有绝对的优势。”

尤邦孟接着说:“而泰拳,则是一种刚猛的拳法,也许普通老百姓曾看过电视上他们对着一颗大树在那里练拳,论硬度、杀伤力,或许是泰拳更胜一筹。如果双方站在场上一人打对方一拳,先倒下的可能是中国队员,但武术比赛并不是这样的,再刚猛的拳法打不到对手还是没用,所以只要我们的选手不被泰国选手击倒,那泰国想赢我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两条规则 泰拳不服

泰拳向来以硬度著称,重视膝肘击打,但近年来在与中国散打的交流比赛中频频落败。对此,泰方可能认为中国散打的规则限制了“肘击”和“膝击”,这也等于直接遏制了泰拳的长处,若无这些限制性规则,泰拳绝无敌手。

对于这种说法,尤邦孟摇了摇头表示,“1982年制定散打规则时,之所以禁止膝肘击打,我想是出于选手的人身安全考虑,毕竟所谓‘拳打人,腿残人,胳膊肘子揍死人’,出于比赛安全的考虑,这样的规则不无道理。”那是否真的就像泰方所说的那样,放开了打,取消一切禁忌,泰拳就天下无敌了呢?“怎么可能呢?我敢说就算能用肘击,我们也肯定能赢,因为他们的肘击根本打不到我们,我们可以运用灵活的步伐避让,近身了就抱摔,他们根本拿我们没辙。”

此外,尤邦孟表示,泰拳的“膝肘”之所以被传得神乎其神,其一因为他的威力确实很大,但和以前搏击项目的运动员抗击打能力不强也有很大的关系,“泰拳的膝击肘击向来以一击必杀出名,但现在运动员的素质都提高了,抗击打能力相对以前大大加强,就算被打个几下也不会怎么样,所以泰拳的威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大减。”
泰拳并非无懈可击

据了解,1982年曾有一位美国拳师带着一大摞泰拳的相关资料来到中国,希望能够从古老的武术之国找出对付泰拳的方法。最终在民间受武术高人指点,回国后大破泰拳。对此尤邦孟表示,“世界无完物,泰拳招式特别是膝肘击打固然凶猛,但并非如一些泰国拳手自夸的那般无懈可击。”

尤邦孟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泰拳中的一个狠毒招术——拉颈提膝,其要旨在于双拳抱住对方头颈,用力拉拽下压,同时提膝狠砸对方面部,很多选手在面部吃了一记膝盖重击后当场晕倒。”但在尤邦孟看来,此招虽狠,但在施展时却也把自己的颈部弱点暴露了出来。“中国武术对此都有对应的招数,只要直拳死死地抵住对方颈部,他根本无法拉拽下压,他越用力自己反而越难受,甚至会窒息。再比如泰拳里的反身肘,借助身体偏转集全身之力于肘部狠命一击,杀伤性极强,但只要我们连消带打,便可以发起反击。”

散打虽强,但还需改进
实际上,尤邦孟举例的只是散打中对付泰拳招数的一小部分,他告诉记者,早在1991年,他就目睹中国散打选手击败过泰国拳王,那是绝对的实战比赛。尤邦孟表示,“我们现代散打内涵还是偏少,在这种格局下,实在看不出和西方拳击有多大差别,我们应该充实一些东西进去,比如民间武术中的实用技击招式。要知道,民族的才是自己的。”

中泰比武需要适当炒作
对于本次比武赛前的爆炒,尤邦孟表示理解,“那个推广人我很熟,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炒作。但不管是炒作也好,谣传也罢,泰拳不服中国武术却是由来已久,在他们看来,中国散打不是泰拳的对手,他们需要这样的炒作提升泰拳的知名度。对于中国武术来说,这种炒作也是必要的。武术是中国的国粹,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热爱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