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石原慎太郎来南京为《南京,繁荣的起点》售书时被打耳光

来源: 2009-01-29 17:25:1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转]石原慎太郎来南京为《南京,繁荣的起点》售书时被袭![转]石原慎太郎来南京为《南京,繁荣的起点》售书时被袭!

http://www.hanminzu.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1&ID=233553&page=1


因不满《天皇讲坛》主讲人石原慎太郎的部分学术观点,近日,一读者趁石原在江苏南京新华书店图书中心签售时,竟然动手打了他耳光。昨日恰逢传统的敬老节,石原被打事件,自然成为焦点。那么,石原是否因学术观点突兀而引来读者不满?掌掴有否给老人带来伤害?袭击者为何要使用暴力?为解开这些谜团,昨日,记者与当事各方对话,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了解。
  第一下耳光很重,第二下没打着
  10月5日,《天皇讲坛》主讲之一石原慎太郎,在南京新华书店为其编写的有关日军进驻南京时未进行大屠杀,并列举了日本军人为促进大东亚共荣融合的努力的一系列证据而编撰的书籍《南京,繁荣的起点》进行签售时,遭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子掌掴。昨日上午,南京市公安局负责处理此案的方警官向记者介绍了事件的过程。
  方警官说:“当天下午2时许,石原先生结束了和读者的交流活动,开始签名售书。袭击石原的年轻人烈风(化名)当时也在排队等候,他在第五位,轮到他签名时,石原先生给他签了,烈风说了声‘谢谢’,然后就是一耳光。”
  方警官介绍,据石原先生说,当时第一个耳光打得很重,他感到很疼,也很惊诧。接着,烈风的第二个耳光又上来了,石原往后一躲,就没打到。“事发很突然,现场工作人员立刻把烈风扭送到新华书店二楼,随后就打110报警了。我们按正常程序出警后,烈风承认自己动手打人的事实,他说自己打了两个耳光,第二下不知有没有打到。烈风被带走后,石原先生又继续进行了签售活动。”
  [警方处置]
  打人者被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记者日前从警方获悉,打人者烈风将被南京警方处以治安拘留15天,并处1000元罚金的处罚。
  有网友认为这一处罚过重。方警官对此解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规定,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应该从重处罚。考虑到石原先生虚岁已经75了,因此进行了‘顶格处罚’。”
  根据法律原文,殴打六十周岁以上老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而烈风的弟弟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处罚表示不满,并说将申请行政复议。
  石原慎太郎家人称其未受伤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石原家,石原家人表示,石原暂不会对掌掴事件做出回应。石原家人同时表示,石原慎太郎并未在此次事件中受伤。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安排石原此次签售活动的出版方中华书局,当被问及石原的身体情况时,这位负责人称,他目前正在休息中。这位负责人表示,老先生在签售会上遇袭,但仍坚持完成活动,回东京后,出版社已派人探望,他们对老先生的职业精神感到钦佩,同时对袭击事件表示愤慨。他们称,将在今日通过《中日友好报》发表一个声明,代表出版方的声音。
  
众口一词遣责打人众说纷纭讲述历史
  xxx:谴责狭隘功利主义史观
  听到打人消息,xx大学历史系教授xxx感到很震惊,他认为,警方应该严肃处理此事,学者的安全在公众场合得不到保证,这很让人遗憾,更何况石原先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
  xxx表示,自己并没有认真看过石原的节目。他在听说石原“皇军进入中国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不能上纲上线”以及“731实验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虽然违背了人权,但起码促进了医学领域的发展”等观点后表示:“如果他真的是这么讲,我是不赞成的。难道除了人体实验就没有其它办法促进医学发展吗?除了杀人就没有其它民族融合的办法了吗?历史研究不能脱离事实,今天我们理解这段历史,不等于历史就没有是非。专制总是不对的,杀人也是不对的,侵略就是侵略,这些是非要明确。这种解说是很片面的,是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的观点。”

xx商报: 发表“石原挨了“民族主义”一耳光”
石原先生南京签售挨巴掌一事,估计一时三刻不会消歇。目力所及,相关新闻评论(跟帖)累千上万,大有再掀网上“中日之争”高潮之迹象。这场泥沙俱下的论争,闹腾有几年了。石原挨的这巴掌,遂使辩论由“文斗”进而过激化,个中缘由有心者不能不察。

  事情的重点并非打人对不对。作为一个成年人,打人者倘若没有意识到此举的对错及其后果,只能归结于从小没教育好。整个事情尤其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有人欲煽石原耳光而后快?

  事情起因就在于,石原在央视主讲皇军史惹来不少非议。

特别是他这次推出的“南京,繁荣的起点”,被很多人认为过度“扬日抑中”,大有美化“皇军入华”之嫌。比如他说:“皇军入华更多的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其中造成的某些局部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根本就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之说,南京在皇军到达时居民早以逃难,剩下的人数难以达到30万之众。”

可是以上这些只是学术层面的论争。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石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便值得商榷甚或谬误百出,前提也应是尊重其发表不同观点之自由。学术之争尽量在学术范畴内解决。

这里所说的“中日之争”,纯粹是一种虚无的“中国中心主义”在作祟。这些人根本听不得任何批评(他们假想中的)“中国文明”的声音,更不用说客观对待“持不同观点者”。石原在网络上被抨击为美化侵略,第一右翼政客,亡华夏之心不死。
 
实际上,这才是石原被打的真正原因。石原挨这一耳光,哪里是什么学术之争的“肢体表现”,明明是被无知的民族主义人士撞了一下腰。客观地看,民族主义是大多发展中国家对于现代化的本能回应,也是国民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一种价值认同。但是,过度反应必然走向极端民族主义之路。究其根本,除非他们想把“皇军入华”的历史彻底排除在中国历史以外,否则强硬将这种仇恨意识形态灌注到历史和学术当中,只能是让人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