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再废话几句罢。纯属个人的看法……
1.那个“公文”啊,对孩子能否考入好的中学没有太大的帮助。“公文”教室,本身就是八股式的教法。而且大都是些主妇在管着;她们跟那些有名塾里的教师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2.关于“塾”:其实鱼目混珠、什么样的“塾”都有。当你的孩子去了一个好的“塾”,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她(他)的变化:比如会变得不用你说、他自个儿就会花大把的时间做功课。她会滔滔不绝的讲给你哪个中学的偏差值是多少,哪个中学的校服更漂亮,等等。 只要孩子不是出奇的笨,那么、进了一家好的“塾”,就意味着好的中学和大学了。
如果说,孩子去“塾”不少时间了(比如说半年吧),却没什么大的变化,那么这样的“塾”还是趁早辞了的好。
3.什么时候进“塾”合适呢?俺家的经历:4年级后半,去了附近的一家无名的“塾”、没任何长进,于是便一咬牙,在5年级的时候去了稍远一些稍贵一些稍有些名气的“塾”。结果,就没再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