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往事之二:王奶奶

来源: 2013-10-05 07:15:5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小村往事之二:王奶奶

 

大妮儿的娘家表妹,也嫁到了杨庄,碰巧也嫁了姓王的,我们不妨就叫她王奶奶。王奶奶早寡,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三个孩子拉扯成人,全亏了她有一手绝活,是个的接生婆。不知道是大妮儿的娘家人都有点来头,还是就这么两个嫁到了同一个村子。反正我奶奶在说到王奶奶时是充满了敬佩之情的,因为我奶奶小时候这位王奶奶还在世,她的故事就有了更多的可信性。这里加一句闲话,我奶奶家也姓王,是在十五岁时嫁给了我爷爷的。

回头咱们再说这个王奶奶。话说一天夜里,忽然来了一轿,来接王奶奶去接生。王奶奶上了轿得人走如,也不知走了几百千里,眼就到了一个去院、入云,门口一盏气死风灯上写着一个蓝色的胡字,一看就是一个大人家。王奶奶被延入内院,才知是如夫人难产经疼了一天一夜,眼看母子性命不保。

王奶奶见过大世面,众人水、备东西的准备东西,自己把产妇扶起来她配合自己呼吸用力。折了大半夜,随着一声嘹亮的啼,一个毛绒绒男孩子了。王奶奶在孩子剪脐带时发现那孩子后面一条短短的尾巴,登明白了自己是给一个狐狸精接了生。王奶奶心里虽然害怕,还能沉得住气。她匆匆把孩子收拾好抱了孩子妈妈,看着她那又疲又幸福的面心里顿时平静了,那一害怕的念渐渐了。

豪宅主人是一个白胡子老头。他喜添长孙,又母子平安,满心喜悦,款待王奶奶。叫他儿子也就是孩子的父亲连连给王奶奶斟酒,千恩万谢,孩子妈妈也派丫鬟出来给王奶奶敬酒。王奶奶哪见过这阵仗,只是唯唯诺诺觉得那酒很好喝,也不醉人,桌子上都是不知哪里弄来的山珍海味。长话短说,看看天亮,而散。行,主人拿出一只花鞋、一个葫芦,一根拐杖,作为对王奶奶的。我们那地方谢接生婆一般要送一丈红布、鸡蛋挂面还有银钱。王奶奶一般很少收礼,特别是小户人家,吃一顿饭也就回来了。王奶奶罕这家风俗不同,不但没有帛东西又不伦不类,可又不敢多坐上轿子被送回了家里。

王奶奶大了腿脚不便,儿子们也已分开家各自活。所以原来赶个集个菜什么的挺是个担。在只要一拄上木拐立刻身健快步如常小丫头们也赶不上。中国北方不产稻米,王奶奶家却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因为她想吃白米了就从葫芦里往外倒,倒出来的米好够煮一。王奶奶想吃肉了、没钱花了就在花鞋里掏,里边总有几十个铜板,买菜打油都很方便。

王奶奶知道是那狐狸精一家她的答,从不敢外人提。可是,人的名雁的影,被慢慢开了,三个儿子也开始眼后悔分家早了些。

王奶奶活了近百岁,在那个年代里算是很长寿的。等到王奶奶言把些放棺材里。儿子不得把些宝再分一把,哪里肯听。等埋完王奶奶再看那些宝木杖原来只是一根火棍鞋里什么都没有,小儿子一急把葫芦劈成两半,发现边仅有一粒米。

王奶奶接生的本事没有传下来。她没有闺女,几个儿媳妇也都不孝顺,本来想孤老婆子死了以后可以继承点宝贝发家,却不知那狐狸精只想报答王奶奶一人。王家的后人没有发迹的,给我差不多年纪的王奶奶的玄孙子们,也只是听老辈人讲讲同样的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