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刚去搜出来了
曾经在Wxc上读过印象深刻的一篇
https://www.wenxuecity.com/blog/201808/62258/18446.html
下面是copy & paste:
"还是那个老问题:我们自何处来,往何处去?我们存在于世上的这段时间,源自谁的安排,又到底具有何种意义?巨大的蚁穴里,无计其数的工蚁排着长队忙忙碌碌,搬运劳动,偶有一两个从队伍中走岔出来,蚁生第一次,停下奔波的脚步,盲目亦茫然地抖动着触角……它也会有同样的怀疑么?
飞蛾扑火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随着队伍继续行进。有些因为天生具有坚持的勇气,有些因为天生缺乏割舍的勇气,但无论哪一种,厌倦人生所带来的阴霾总是会存在于心灵某处,长期潜伏,伺机而出。狭路相逢之际,又该如何招架呢?
孩子显然是天赐良策。通过饲养下一代,我们可以目睹一个仿佛属于自己的生命日新月异变化的过程,借以回避自身的单调重复,或者说赋予生命枯竭以春泥护花的意义。"
我也很认同这段:
“此外,上帝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条生路大概就是求知欲。通过认知的扩展和翻新来打破日常生活的闷局。读书是求知,旅行是求知,搬家、移民、换工作、谈恋爱……都可以归纳入求知,有些是知识,有些是体验,都是扩展边界,将蚂蚁的触角伸得更远,伸到我们自身命运之外的疆域去。之所以觉得厌倦,或许是眼界的狭小让我们不能登高望远,发现不远处的新奇。如果真的“贫贱不能移”,恋爱伤不起,世界那么大,老板不准假……那么最少,应该还买得起几本书给自己。开一孔天窗,人逃不出去,就让精神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