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走完了87年的人生。中央对他给予了极高评价。王伟群女士写了一篇长达1.7万字的《改变中国的三十六天》,让我看后心里翻江倒海。她特别提到,就连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也说:没有华国锋的克制和宽容,就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公开刊发,也就没有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开始。
我看,这话一点都不虚。学者们可以争论谁才是改革的总设计师,但在普通百姓眼里,我必须大声说一句:我们要感谢华国锋!
粉碎“四人帮”的那年,我才23岁。此前的日子是什么?票证社会,油盐酱醋全凭供应,吃一顿饱饭都要费心算计。更要命的,是满街的大字报、满耳的口号声,今天批这个“牛鬼蛇神”,明天揪那个“反动学术权威”。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那叫生活吗?那叫煎熬!
“四人帮”要是继续折腾下去,别说什么改革开放了,中国早晚得折腾散了。
所以1976年10月,一声惊雷划破夜空。华国锋亮剑,粉碎“四人帮”,把那帮祸国殃民的玩意送进历史的垃圾堆。就从那一天起,我敢说,老百姓的心才算定下来,未来才算露出一丝光亮。
没有粉碎“四人帮”,哪来的恢复高考?哪来的人民公社摘牌?哪来的个体户撑起招牌、敢下海经商?说白了,华国锋一锤定音,才给了后来的邓小平、胡耀邦们腾挪大展宏图的空间。
我没有参加高考,而是选择下海。那时候我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凭我双手,我也能闯出一片天。事实证明,我走对了。可如果历史没转弯,我大概率就是在农村插队、在厂子里干到老苟延残喘。。
你说,我能不感谢吗?华国锋的可贵,不仅在于他敢拍板,还在于他能收敛。身居最高权力,却没有像“四人帮”那样一味折腾,放弃搞个人崇拜,甚至还自我批评。这份胸怀,搁我原来单位厂长所长也没戏。
历史证明,一个懂得“适可而止”的领导人,远比一个“穷折腾”的领袖更值得敬佩。华国锋不是改革的“设计师”,但他是打开大门的钥匙。没有他,后人哪来的舞台?
北京有句老话——“念知感”,就是要懂得感恩。说实话,我心里头最感谢的,首先是华国锋。没有他粉碎“四人帮”,哪来的改革开放?哪来的今天?
当然,邓小平、胡耀邦也值得感谢,他们把改革推向纵深。但起点在哪儿?我记得清清楚楚:23岁那年,我的未来从黑暗转向光明,而那一刻的名字,就是从华国锋开始。
感谢华国锋遭斥责,感谢邓小平遭斥责,感谢胡耀邦也遭斥责,骂我贱。贱不贱我心里明白,秦爷生逢其时,有幸碰上了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倘若没有他们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吃不饱穿不好没房住,我们活得那才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