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40多年前的高考和一些印象中的统计

来源: 2025-09-21 07:37:2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是80年代初混进的大学,整个小学时期都是混,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只上半天课。初中时开始学习,高中时算是比较努力。那时录取率虽然很低,实际上竞争不算激烈,不太笨的,也都有个大学上。

俺的小学和初中时代是在天朝最好的大学校园度过的,同学也都是教职员工的子弟。职员、工勤人员的子弟混进大学的,寥寥无几,进入大学的多是教工子弟。俺们小时候都是一起玩,也都住在一个楼,有些职工子弟小学时很不错,后来越来越不行,个别进了大学,也是踩着线进了北京市属的普通大学。那时大家都不太学习,也许拼的就是智力、记忆力之类都东西

我出生在军队大院,虽然没在那里上学,还是有不少好朋友,有些至今仍然保持很密切的联系。从这些朋友的情况看,妈妈的智力对于后代有非常大的影响。师以上的干部,太太丑的真不多,文工团出身的,孩子学习都差一些,很多是革军和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联姻,大多孩子们都不差。事实上,俺们那个大院,经过两代的联姻,二级部首长的孩子们全都不是彻底的工农兵

还有个现象也挺有意思,俺长大的那个大学校园,教授的后代后来考入那所大学的非常多,可是,女教师的孩子们整体比较差。俺大学的女同学们人数虽然少,但基本上都是女教授,大多是博导。她们的孩子们整体上也是稍差一些。在美国混到女教授的不一样,孩子们都进了耶鲁之类的大学,非常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