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县,恢复高考以后,前十年,县中老师和县医院医生的孩子考上不少。县机关干部

本帖于 2025-09-21 03:19:4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曾在庄里 编辑

的子弟考上的很少。一直到九十年代,县机关干部的孩子也不太行。县中教师的孩子也不行了。主要原因是那时候家里有孩子参加高考的都是老三届们,这些人都是文革前学习非常出色的人,但这些人在恢复高考时都已经在农村结婚了,后来考上大学以后当陈世美的还是少数。老婆自然都是农村的,文化程度不高,智商也平常,生出的孩子比他们父亲在智商上差不少,在后来高考正规化以后,没有竞争力。我79年到82年在我们县中上初中,有的老师就属于这批人,他们教的很好,的确很聪明。83-85年在我们县中工作了三年,这批人都成了县中的骨干老师。他们个人的确很聪明,如果没有家室拖累,应该能上更好的大学,有更好的前途。可惜被文革耽误了,高中毕业连高考都没有了,只好回农村,在农村早早娶妻生子,恢复高考时都两三个孩子了,能考个大专,也不错了,毕业后又分回我们县中。这批老师的孩子,大概生于73-78之间,应该90年代参加高考。据我了解,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的孩子考上大学的。

跟我岁数差不多的老师们,有许多孩子学习很不错的。他们虽然大部分也是师专毕业的,有一些娶的大专毕业的或中专毕业的。这部分人孩子学习好的多一些。

所有跟帖: 

不知道该如何说 -硬码工- 给 硬码工 发送悄悄话 (1321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4:02:11

无论老师还是医生,和机关干部一样,实际上都是干部。真正纯农民家庭的孩子很难在80年代的高考竞争中胜出。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122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4:19:36

但是一旦能混出来,那绝对是高手,我在实际工作中就遇上过。 -走资派还在走- 给 走资派还在走 发送悄悄话 走资派还在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4:28:11

先要能混出来,实际上很难混出来。 -hkzs- 给 hkzs 发送悄悄话 hkzs 的博客首页 (532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5:07:48

和普通劳动人民心连心,唾弃权贵高干少将中将大将资本家。其实是一样的人,老天爷没让他们死在战场。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36:00

最善于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是乡镇干部子弟,他们是现在和未来的国家统治者,父母官,没啥道德底线。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26:23

你的观察符合一个广为人知的遗传学研究结论:Intelligence Comes from Your Mother: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5837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5:29:06

有爹熊熊一个,妈熊熊一窝的说法,但是正反例子都有很多。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12:24

毛时代的女医生和女护士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对照组。护士年轻漂亮嫁给当官的多,但她们孩子上大学的比率远低于女医生的孩子。大家都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5:45:33

那年代中国大城市的女性医生和护士的孩子有大致相同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不同的是孩子母亲的智力。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6:08:24

主要是家庭读书氛围,环境,父母的习惯爱好对子女的影响。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18:57

文革前医学院和农学院是一类的入学分数高。 -Kekeke- 给 Kekek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8:17:13

更正: 分数不高 -Kekeke- 给 Kekek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8:18:05

大学生知识分子娶漂亮工人的家庭很多,子女普遍不行,很像这个嫁军官。基层军官粗人多,机关军官知识人多。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16:29

孩子从伊呀学语起基本是母亲带的,母亲的智商对孩子影响大。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20:11

五十年代从国外海归的那批人,孩子正好文革期间毕业,孩子们都普遍不行。生活条件太好,没学习动力。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22:09

父母都是五十年代顶级大学毕业,孩子不行的照样一大把。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38:38

要信上帝的公平,上帝给了他一个好处,不会给另一个,智商和容颜不可兼得。好处占全,短命横祸。不要羡慕别人,知足,安排好自己 -明白仁儿- 给 明白仁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42:44

太太的智商决定全家。娶老婆聪明还是紧要。 -有风景的房间- 给 有风景的房间 发送悄悄话 有风景的房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7:34:00

文化高的母亲可能对孩子学习的监督更严。 -chufang- 给 chufang 发送悄悄话 chuf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8:03:10

考上大学了都往城市里跑了 -jin_yin_hua- 给 jin_yin_hu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21/2025 postreply 09:53: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