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是普遍的教育资源缺乏。真正有质量的能跟大学接轨的中学应该是几十分之一的比例。
所有跟帖:
•
七七级,大学学院里的在农村的知青考上去一群一群的,我下乡那个公社是几个大学的知青点,体检时一大堆人。
-窗外白雪-
♀
(156 bytes)
()
02/20/2024 postreply
15:35:44
•
高考时,是在公社,人太多,招待所没有那么多床,就是在地下铺的麦秆,睡在上面。晚上得去喂坐马车过来的马,应该说公社很负责了
-窗外白雪-
♀
(33 bytes)
()
02/20/2024 postreply
15:44:53
•
几个大学下乡到同一个公社?那这几个大学的规模太小了
-老生常谈12-
♂
(167 bytes)
()
02/20/2024 postreply
21:14:32
•
嗯,是几个小大学吧,我们家地处一个大学集中的地方,当时都是小大学,现在当然都特别大。
-窗外白雪-
♀
(0 bytes)
()
02/21/2024 postreply
05:07:38
•
那个公社又特别大,还包括一个镇,有一次我到公社总部走迷了路,推门问当地的老百姓,居然不知道我的大队,我后来很不容易才回去
-窗外白雪-
♀
(0 bytes)
()
02/21/2024 postreply
05:12:01
•
我们学院74,75,76,77届四届知青当时在大队的一共几十个人(不到100人,50人以上)
-窗外白雪-
♀
(0 bytes)
()
02/21/2024 postreply
05:16:53
•
呵呵
-老生常谈12-
♂
(180 bytes)
()
02/21/2024 postreply
05:25:57
•
哈哈哈,估计你是身处一个著名大学。我们附近这几个大学都小,小到什么程度呢,那时大学削减,都是拿这些大学开刀,为了不降级成
-窗外白雪-
♀
(108 bytes)
()
02/21/2024 postreply
05: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