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觅食记(图)

来源: 2007-09-10 20:12:3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香港觅食记

2006 年圣诞节前出差去广州,可以经过香港。我不想去,我不爱购物,对大城市不感兴趣,再说,那不是文化沙漠嘛?同事也是中国人,劝我:“可以去香港吃!”这可击中了我的练门,咱不就是嘴馋一点吗。于是决定在香港转机,顺便停一下。

第一天,

晚上到香港,第一顿是同学招待的“燕萍越南餐厅”的越南美食。左边是小方块的牛肉,好吃。右边碗里是切得极薄的牛肉片,靠热汤烫熟。另外还点了“黄油鸡翅”,非常香。

晚上在“海皇粥店”吃宵夜,这家不管多晚都是顾客盈门。碗很大,吃得太撑了。


第二天,

同学带我们去陶源酒家 ( Sportful Garden restaurant) 吃早茶点心。不是周末的上午,居然坐满了顾客,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地方。看前面这位,一壶茶,一张报纸,好悠闲啊。

香港的点心都做得小巧玲珑,品种多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服务好,服务员过一会儿就来换干净盘子。

中午,同学带我们去离她公司不远的一家餐馆,周围都是忙忙碌碌来吃午餐的上班族。

中间一杯是有香港特色的奶茶咖啡,右边有调羹的黄绿饮料是芦荟汁,非常好喝。看见右边碗里的鱼丸了吗?香港的鱼丸都特大,咬起来极有弹性,那位知道是怎么做的?


同事来香港之前, 就计划好一定要品尝半岛酒店 (The Peninsula) 的英国下午茶。我照抄一段酒店自己的介绍吧。“香港半島酒店七十多年來位列世界最優秀酒店之一,揉合了東西文化款客之道的精要,無微不至,而且氣氛高雅,超越時空,讓賓客盡情投入無與倫比的享受之中。在半島的大堂茶座 (The Lobby) 享受下午茶亦是人生一大快事,座上客不乏城中名人貴冑。”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心情激动,跃跃欲试?

半岛酒店,我们来了。

一进大厅,果然典雅,厚厚的地毯踩在上面很舒服。今天楼下有活动,下午茶移到楼上。楼梯两旁金碧辉煌,装饰得很好看。

服务员用三层的架子拎来点心。看看吧,二人份的下午茶(茶加点心)所有的糕点都在这儿,每样点心都小而精致,连三明治都是我见过的最小号。再多加一杯茶,加小费一共花了 570 多港币,合 70 多美元。毕竟夙愿完成了,至于值不值,您说呢?


晚上回到铜锣湾的旅馆,附近有家日本餐馆“板前寿司”。听说这家很有名,很想尝尝,可门口总是排着长队。每人先要拿号码,然后再等叫号。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如轮候号码超过 3 个,需重新轮候,敬请原谅。”牛吧?

等到半夜 12 点再去考察,此时正下着小雨,排队的人比平时少,终于吃上了。大家都围着长方形的吧台坐一圈,面前是一条传送带。厨师源源不断地做好寿司,放在上面,食客看到心仪的寿司就拿下来。盘子黄绿蓝紫各种颜色,每种颜色价钱不同,服务员最后数盘子收钱。

网上的照片:

据说这儿的原料都是当天从日本空运来,品种很多,有日本生牛肉,鲍鱼,海胆等等。价钱最贵的是“肥金枪鱼” (Toro) ,是金枪鱼的肚皮。据说一条大鱼身上只有很小一快,而且只用亚洲的蓝翅金枪鱼。 Toro 由红色的鱼肉和白色的脂肪交错成好看的花纹,乍一看象猪肉,不象鱼。好吃的寿司或萨西米都是脂肪含量高的鱼,现代人可能要三思而吃吧!

网上的肥金枪鱼照片。

这是海胆的黄 (Uni) ,质地非常软嫩,入口即化。但是海胆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看你会不会欣赏。

这是软壳蟹,裹了一层面后油炸的,不推荐。


第三天,

由于时差,一大早 5 、 6 钟就起来了,这时候只有翠华餐厅开着。进去吃了一碗公仔面,这才领悟公仔面就是方便面。不过热热的端上来,由汤有肉,还挺好吃的。

上午去了油麻地。街头卖点心的摊位是露天的,我坐下,要了一盘虾肠粉,好像只有 6 块钱。同事不敢在这么简陋的地方吃东西,坐在旁边看着。

顺路去了中环的“沾仔记馄饨”。店堂很小,几个大妈坐在墙角不紧不慢地包馄饨。设备也简单,但和其他香港小吃店一样,很干净。喝水的杯子很简陋,但除了有冷水,还有开水提供。一碗 4 个馄饨,好像是 13 元。馄饨比一般见到的要大,象小孩拳头一样。仔细看里面的馅都是整个的虾仁,那一点点肉馅好像只用来将虾仁粘在一起,真正的货真价实。也要了一碗鲮鱼丸,硕大有弹性。记得第一次到温哥华,在香港人开的餐厅里,看到普普通通涮火锅的牛肉片被称为“手切美味肥牛”,领教了港人的语言技巧。一碟“白灼郊外油菜”, 6 元,名字真好听啊,其实就是水煮的青菜沾点调料吃。

要走了,最后一顿是在著名的餐馆“太湖海鲜城”吃的。据说这个餐馆设计出不少有趣的海鲜菜式,频频获奖。点了得过大奖的“姜米活鱼炒饭”, 78 元。做法是将桂花鱼起肉,切丝。用姜汁煮饭,再用姜粒连新鲜饭一起炒,最后加入用桂花鱼骨熬成的汁勾芡。

“姜米活鱼炒饭”来了,上面是鱼肉条配嫩姜,饭藏在下面,果然鱼嫩饭鲜。旁边一盘是鸭肠子。

又点半斤活虾。服务员将活蹦乱跳的虾拎来给你看,一会儿“生灼活虾”就端上桌了。

总结:香港好吃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时间紧、任务重,最多一天吃了 6 次,压力太大了。以后应该悠着点儿,慢慢欣赏。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医(药) 与西医(药) 漫谈 zt
•  他和她zt
•  浅谈流感的预防zt
•  便秘的预防与治疗zt
•  我有三招防假药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