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我也不知道双非产子到底能沾香港什么便宜?
我觉得这完全是香港历来一脉相承的生财之道啊,都是吃大陆的政策饭啊,压根没什么特殊的,干嘛那么多怨言?
大陆被封锁,香港是个口子,香港倒卖一下紧缺药品资源、转口一下物资就赚大钱;
大陆税高,香港免税,因此名牌热销;
大陆以前进出口受限、因此香港贸易物流发达;大陆外汇管制,因此香港开交易所赚大钱,要不是中资股,港交所里除了几个公用垄断股份,少有的几家银行,其他不都是骗子老千股或者房地产家族提款机?
大陆计划生育政策,因此香港生娃产业兴旺。这不都差不多吗。
香港这几年因为这个赚钱的真不是少数。
去看个产科私家医生,满打满算20分钟差不多收费1000块吧,给配一瓶维生素片收两百块。买一个80年代产的二手小屏幕半自动B超机,就可以五分钟收600块了。本地人不必吧,完全可以去设备更好的公立医院。香港的公立医院虽说要排队,但是对于产科来说,公立医院排队远远比私家医生排队时间短。
我觉得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地产问题一样,政府仍然对于受益商家没有底气没有话语权,同时行动能力又差。
我觉得老百姓应该再看看孔庆东的解释,把他骂人的鬼话扔一边,看看他后来的解释:孔庆东说挑起两地普通/底层人民互斗的是香港地产霸权、以及代理媒体;目的是转移社会对他们的民怨。香港的人均密度,相对于北京城区一点也不高,香港完全可以降低社会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