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我和老公一起带着柔伊前往弘立书院面试了,要说这家学校是我目前心目中最心仪的一所学校,一开始看人家有将近150个学位,还以为属于竞争不太激烈,凭着我家柔伊一口娴熟地普通话和洋泾浜的英文,应该没啥问题的。没有料到,面试当天过去一看,心就凉了半截啊。
当天面试所有的家长孩子都属于倾巢而出,基本上父母都是齐齐上阵,有些家庭还有爷爷奶奶之类也来呐喊助威。出于对学校的尊重,我也没有穿这牛仔裤,而是换上了平时工作的衣服,到场后发现果然,大家基本上以相当严谨地态度对待这次面世。
面试会场在学校的体育馆里,可想而知参加的人之多了。一进场,有几个桌子是分配小朋友到小组的,从桌上找到我们的标签,然后就带着小柔伊来到了第19组。当天面试一共分成了20组,每组大概有10个小朋友,那就是200个孩子啊。外加父母亲友团,整个体育馆里基本上都坐满了。
3点半,校长出来致词,也就是感谢各位家长支持云云,其实现在是我们支持你们不支持我们啊,我在心里哀叹。
接着,按照分组的号码小朋友们跟着不同的老师鱼贯而出,因为组太多了,所以足足花了将近15分钟才结束这个过程。只见那些心焦的父母翘首看着孩子一个个离开,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下面,家长们被分配成了三组,英文组、中文组和广东话小组。我们自然参加了英文组,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组。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是老外,不过现在这世道,中文讲得好的老外那也是非常之多啊。这次给我们介绍的学校主任之一,就是一个说着流利普通话的老外,据他自己说在北京待了很多年,而且有一个中国太太,在家里都是说中文的。
其实他的介绍很简单,主要就是介绍了一下学校的主要特色和原则即:中英文双语教学。因为他面向的是英文组的家长,所以反复强调了在学校的教学中,低年级的时候会主要使用中文,而这些中文的作业、教材、学习内容,都不会配备翻译。也就是说,如果家里没有中文环境的话,孩子必须要独自面对这些,父母很难帮上手。当然,可以聘用家庭教师等办法,但会比较麻烦。主任介绍曾经有过这样的家庭,抱着让孩子学好中文的目的把孩子送进了弘立,最后不得不转学的情况,因为孩子每天回家讲中文父母一点都听不懂。
按照我老公的说法,怎么感觉学校是在尝试恐吓父母呢?哎,如果真能吓走一些倒也是好事啊。不管怎么样,台下坐着的父母们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心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小朋友们的返回。大概四点半左右,柔伊回来了。我问她:你去做了些什么呢?她倒是很清晰地回答我:画了一个小男孩,老师讲了“我可以进来吗”的故事,还上了厕所!充实啊,你!
好了,第一次面试结束。如果通过这轮面试,那么到二月底之前还有第二次面试(过五关斩六将啊)。我估摸也能有千把号人面试,将近十中取一,比在国内考大学都难啊。小柔伊,就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