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五月的阳光

维园六四的烛光,已经22年了。

 

这是香港最悲壮的人间风景,可歌可泣,天地动容。

每当我在维园台上,看著这万千烛光,如无尽的星海,在黑暗中摇曳,伸延至维园的尽头,眼泪总会流下来。

每当我在维园台上,在万千烛光中,唱著民运歌曲,尤其《五月的阳光》,都会泣不成声,心中酸楚,唱不下去。 

《五月的阳光》的作者和歌者,都是杜雯惠,歌曲作於89年的5月。当时,北京学生在天安门绝食,柴玲朗诵了《绝食书》,赤子之情,字字泣血。

《绝食书》的动人段落,至今仍刻骨铭心,即使岁月过去,想起仍热泪凝眶∶

「在阳光灿烂的五月里,我们绝食了。在这最美好的青春时刻,我们却不得不把一切生之美好绝然地留在身後了,但我们是多麽的不情愿,多麽的不甘心啊!

尽管我们的肩膀还很柔嫩,尽管死亡对於我们来说,还显得过於沉重,但是,我们去了,我们却不得不去,历史这样要求我们。

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追求的绝不是死亡!因为民主不是几个人的事情,民主事业也绝不是一代能够完成的。

死亡,在期待著最广泛而永久的回声。」

 

《绝食书》虽然悲伤,绝食更是惨烈,但89年5月时,镇压还未开始,人们仍然天真,希望尚在人间。

在这希望与绝望,激情与悲恸的日与夜,《五月的阳光》出来了,歌词其实很短,像《绝食书》的回声,像纯真赤子的希望,渺渺茫茫∶

「现在我彷似在等待,等,等那一天来;
莫道你心痛不可耐,我心更哀。

若问我想找的所在,找,找我的将来,
为著我心中的希望,生命已掷门外。

看著这如病染的祖国,谁亦要奋起叫嚷!

放下眼前原属我的一切,五月的阳光在照耀……」

还记得当时身边的朋友,一面哭泣,一面唱歌,眼泪仍未绝望。

然而,六四镇压如恶梦袭来,五月的梦碎了,一切走向幻灭,也改变了我的人生,立志为死去的青年寻找公义,竟走了22年的长途,并且还要走下去。

我想,只要人间还有五月,希望仍然存在。我等待这麽一天,带著战友们的骨灰,在天安门广场唱《五月的阳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