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了个例子

回答: 面对名牌,其实不用自卑818nr2010-08-01 01:04:17

该名人的观点就是,一个奢侈品生产出来,社会总体可能是坏处多于好处。这个我并不太同意的,因为奢侈品也分好多种。但我同意他说的攀比心态,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很高的经济发达国家,是烦恼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想的例子就是看现在的小孩和我们自己是小孩的时候比,哪个日子过得更开心?可能差不多,现在小孩更好的物质享受,但很大一部分乐趣也都被父母过多的追求给遮盖了,学这学那忙个不停还未必是自己想做的,仅仅是父母想做的而已。当年一个名牌钢琴创造性地想到一句广告词”学钢琴的孩子不会学坏”,一下子就把大人小孩都拉扯进去了。

和名牌相关的东西,并不只是一个《格调》里面的话题,一个更早的话题叫做“炫耀性消费”,当年美国国民开始富裕起来的时候,对名牌的追求引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就“炫耀性消费”进行批判的人,也被当时和后来的美国社会公认为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现在同样的现象在中国出现,我们偶尔说一两句,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