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品牌”和股票
前几天讨论奢侈品的品牌效应,我转载了别人写的两个例子,一个是XO瓶子和普通的酒,一个是古巴雪茄盒和劣质烟。现在来点自己写的东西。
从1989年计算机开始大量运用到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有很多和计算机和互联网业务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把公司名字加上Computer, Internet,或者加上.com,.net之后,马上会在一段时间内股票大涨。其中也包括一些公司虽然业务和计算机有关系,但由于名字古怪而不容易被人记住,一旦把公司网站改成容易记的名字,外加.com以后,股价也立刻飞涨。
这还不是最有趣的地方,最有意思的是,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一些原本公司名字含有Computer, Internet,.com或者.net的,一旦把这些字眼去掉,股价也会在一段时间内由跌转涨,而他们的同行,由于没有做这个转变,股价一路继续下跌。
类似的现象在香港有没有出现不是很清楚,香港的股票代码听着吉利的,都给了大公司,好公司,而且一旦给定就不再变动,所以要研究香港股票代码是不是有助于股价上升倒不是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