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痞子,你前面讲的那段话我特别赞同,刚在网上看到这段
正好为你那句话做个学术性注脚:
“有一个词始终没有流行开来,尽管与这个词关系紧密的米兰·昆德拉被认为是“小资先锋”读物,可见“小资”也是靠不住的。这个词叫做“Kitsch”,80 年代末中国读者在昆德拉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已经遇到过。”,,,“昆德拉反反复复提到这个词大约有这样几个意思: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
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
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八、这是最主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而“极权国家发展了这种Kitsch,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和嘲笑”。。。
呵呵,只是随发一感,,,下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