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香港的本地电视媒体,大家最为熟悉的是TVB无线台、ATV亚视、有线台三家。凤凰卫视只是注册在香港的电视台,我们都知道它是CCTVHK翻版。
TVB一台独大数十年,曾经是代表香港的城市名片之一,他的董事局主席是赫赫有名的六叔邵逸夫,邵从1980年成为无线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而前些日子轰动一时的无线高层陈志云犯案暴露了无线一哥独大、缺乏竞争的局面下难逃内部腐败的命运。而亚视因为高层的不稳定,导致节目质量忽好忽坏,收视率也一直被无线远远抛在后头。前段时间内地房地产商王征携五大国企入主亚视也引发了民众对香港电视未来命运很大的争议。
香港不过七百多万人口,却拥有超过二十种以上的报纸,除了个别是有官办党派背景的之外,其余绝大部分是民间的私人投资,每天的总印数超过一百万份,人均程度在全世界都算是非常高的。
《苹果日报》、《东方日报》是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报纸。《苹果》因为商业模式味道很重、立场反共,既有谈民主、政治这些大报的风范,而又集合了副刊里八卦娱乐的市民味,读者群各层次都有。《明报》的定位是给知识分子看的,重社论。《成报》开始定位就是给打工仔插在屁股后面的,所谓小报。还有《星岛日报》、《太阳报》等也有一批固定读者。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商报则是共产党背景的报纸。
香港免费的都市类报纸一个叫《都市日报》,一个是《头条日报》,类似上海的新闻晨报,内容市民化。每天上班,下了公车就会有大家排队领免费报纸的壮观场面。
香港人一份早餐、一杯饮料、加一张报纸的局面十分普遍。香港的早午茶市那么热闹,大概和一批固定的“一杯茶、一张报纸或八卦杂志族”的光顾有一定关系。
说起八卦杂志,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一脉。周一的《东方新地》,周二的《快周刊》、周三的《壹周刊》、周四的《东周刊》、周五的《八周刊》、周六的《忽然一周》(顺序不知道是否有错),还有《TVB周刊》等等,反正随便你哪天想看八卦,书摊和seven-eleven这样的连锁超市比比皆是,就算不刻意看,打开电视娱乐新闻也会滚动播出。而我每周必买的是《东方新地》,12元有两册,一册专门讲八卦,一册专门介绍当季最新的化妆品服装什么。而姐妹们回上海,要注意《苹果日报》和《壹周刊》是属于不能带入中国境内的。
据说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出来,《壹周刊》因为刊出了全部裸照,一个月的销量超过了全年的,当然后来也因对中小学生影响不良而被当局罚款了。So what?罚款又如何,当年因刊出刘嘉玲裸照风波而被演艺圈抵制又如何,《壹周刊》因为背景深、八卦能力强,也牢牢得霸住了市场占有率。所以,香港是个市场说话的地方,除了市场谁都不能左右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