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懂,读得义愤填膺。
长大後懂了,只剩平淡的低音。
读"纪念刘和珍君",历史是惊人的相似,流言也惊人地相似,悲愤也惊人的相似,无知的劝和之言也惊人地相似。
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可是,谁,是该死的? 谁该当无辜地死去。
你走在路上,被车撞死了;被发疯的的士司机开枪射死了;被天上掉下来的竹竿插死了;被路中央一块凹凸不平的钢板铲死了;被跳楼自杀的人压死了;;;;;;你都不是该死的,但你死了。
你说,会有人因为你死了,损失什麽吗? 肯定还是有的。最起码,爱你的妈妈,失去了儿女;爱你的恋人,失去了情人;爱你的子女,失去了父母;爱你的老师,失去了一个好学生;爱你的学生,失去了一个好老师;还有谁,谁会记得你?
刚开始,有人在路上,摆了蜡烛、摆了鲜花、摆了供品,然後,是不是,你的死人影子淡去了,所有跟你毫不相干的人,烦死再提起你了,新闻报导也懒得再提某天某条路上曾经有这麽个人如何古怪地死去,天降横祸。
爱你的人,还记得你吗?
你的父母也会死去、你的爱人也会死去,可是,你的孩子,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的学生,会告诉新来的学生,一个人死了,真的那麽容易就被遗忘吗? 不就是个在马路上死掉的人嘛。忘了吧,大家都忘了吧。别再提起他了。
我最难忍受的,就是我家爷爷,一天到晚诉说著他太爷爷如何走私贩卖鸦片发财的故事,我总是抛一句给正兴冲冲地说著古的爷爷:"老太爷不是作古超过一百年了吗?!"
爷爷噤声,但是,他偶然,还是忍不住又说了:"我家呀,曾经很发财的哦!>>>>>>"
我没法子塞住他的口,和他记得的曾经辉煌的家族岁月。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著;有些人活著,他已经死了。
只要曾经活过,总有些什麽会留下的吧,留下来,做一个纪念,给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提醒他们,以後走路,要小心一点,不但要看路,还要抬头望望天,低头看看地,谁知道,什麽时候,也许,一阵风,也会把你刮到大海里去,淹死你。
"纪念刘和珍君"读後感
所有跟帖:
•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周梦蝶-
♀
(0 bytes)
()
06/04/2010 postreply
08:43:21
•
去维园的人,并不代表他们的记忆力比没有去的强,客观
-tiantianqq-
♂
(216 bytes)
()
06/06/2010 postreply
1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