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人说过“质素低就不配有民主”,你又胡乱扣帽子了,这里说的是,应该实行民主制度,但要注意到选民素质可能被操纵,选民没有过去想象的那么聪明。要想法去发扬民主的优点,避免其缺点。
这些话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易懂,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如此,在这次危机爆发前,Greenspan,学者和投行的人都在大肆鼓吹,市场上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不会被人骗(可能被骗一次,但不会长时间被骗),这一趟东西大行其道已经几十年了,所以要搞金融自由化,这里面学术界的责任很大,Greenspan和投行这帮人就更加复杂,一方面他们可以把责任推到学术界,一方面他们也可能早知道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是错的,将计就计,赚蠢人的钱(其实他们制定的规则最不合理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是富人那你就一定聪明,你签了合同就不能来告我们骗了你)。张学友赔了钱也没法高,曾志伟就开玩笑说,他是歌神不是股神,会唱歌不代表他懂股票。
在这次危机爆发前不久,学术界才意识到,金融市场上的大部分玩家,都比原来想象的蠢笨得多,危机一来就基本形成了共识。所以现在要走回头路加强监管。
美国的民主选举制度也是一样,过去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家还是相信选民很聪明,可以明辨是非,知道布什上台,学术界才发现大部分选民连基本的议题都分不清楚,恰好经济类的学科已经就这个问题有了大量研究(就是上面写的),于是政治学马上借鉴这些研究,发现了一大堆问题。
学术界为什么在那么长的时间内犯这种错?因为学术上研究的任何问题,如果你讲这些问题是因为大家很蠢而出现的,这种研究就长期被人觉得没意义(而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很是难看,水平就好比小学生写作文)。有意义的研究是要说,即使每个人都很聪明,还是可能造成这些问题(这样的文章往往很复杂,显得高深),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事后发现原来出发点就错了,所以过去想的解决方法都不起作用。很多问题都需要重新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