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排行榜来啦!!

在别人的博里copy来的。见tiantianqq大哥说得热闹。

说实话,丁某觉得吧,上海在中国做领头大哥都几百年了,现如今做回领头大阿哥,没什麽奇怪的。解放六十年,一直以来,上海的生产总值占了全中国70%有多吗? !一向如此呀!她以前不美才奇怪,如今美了,应该的。天生丽质难自弃。嘿嘿。
阿拉阿爸姆妈统统是上海银,上海被赞赏,交关开心! 谢谢侬!!!

事实上,由於饮食文化相近,都在海边生活、都爱吃海产,上海人很容易喜欢香港,香港人从来也不敢看不起上海,因为香港的繁荣多得上海资本家的支撑,如今,这两个城市齐肩并进,闹"双城记"呢。

世博交关闹热~~~

最热门外国展馆:

瑞士馆:排队人数No.1
瑞士馆门口排队人数最多!这在世博开幕前是很多人没想到的。那它的亮点在哪呢?瑞士馆最吸引人的,是缩小版的阿尔卑斯山缆车,缆车的四周全是绿色植物,像爬山虎爬满了四周的墙壁。旁边还有大大的马蹄声,坐在缆车上感觉就像是坐在瑞士的马车在巡游。

法国馆:最像鸟巢的国家馆
这个网状结构的方形馆,简直是用鸟巢的建造方法造出的水立方!不知法国馆的设计者是不是特意跟咱套近乎,反正这外形瞧著就亲切。游人也用行动支持著。法国馆的排队人数仅次于瑞士馆,馆中的奢华气派也令游客耳目一新。

德国馆:悬浮于空中的建筑
德国馆设置了两个虚拟讲解员——德国青年“严思”和中国女孩“燕燕”。本来德国人给人严谨近乎木讷的印象,这一下极大拉近了游客和场馆的距离。展馆主体由四个头重脚轻、变形剧烈、连成整体却轻盈稳固的不规则几何体构成,阐释了“和谐城市”的主题。

沙特馆:最舍得砸钱的场馆
沙特人不差钱,这点地球人都知道。这次世博会,沙特馆的造价也是最高的,高达13亿人民币。位于上海世博园亚洲区的沙特馆“月亮船”,是世博园区最大的外国馆,拥有1600平方米目前世界最大的IMAX3D影院。


最冷门外国展馆:

朝鲜馆:毛主席不是人气的救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朝鲜近年来鲜有先进的科技、创意成果,展馆布置与陈列,也偏“历史博物馆范儿”。展品的主要亮点就是跟中国的历史渊源,比如毛泽东与金日成两位领袖亲密合影照做成的邮票等。但仅有这个还不足以吸引眼球,游客稀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伊朗馆:伊斯兰文化太难懂
进入伊朗馆要经过一个中东特色的拱门,进门之前,游客都注意到门上方刻著的话语:“阿丹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极具伊斯兰风格的“欢迎语”在使人们对伊朗满怀敬重的同时,也拉开了游客与馆内展品的距离。

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您是哪位
该馆由13个国家馆组成,听听名字,你就知道为啥没人去那了:巴巴多斯馆、巴哈马馆、加勒比共同体组织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馆、圣卢西亚馆、圣基茨和尼维斯馆、圭亚那馆、多米尼克馆、安提瓜和巴布达馆、苏里南馆、伯利兹馆、格林纳达馆、海地馆。

阿富汗馆:“农展馆”范儿
位于亚洲联合馆二的阿富汗馆有一个“市集”,你可以在“市集”逛一逛,选择自己想要的土特产。在历史上,阿富汗的干果一直有著良好的声誉。在阿富汗馆购买一些干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这和农产品交易会有啥区别?农展馆门票可没160那麽贵。


A区推荐场馆:

中国馆和各省区市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游客一早入园後,在世博轴上走到底,就是庆典广场,在那里有盛大的开园仪式。看完之後去世博中心,每天的国家馆日开幕式在那里举行,看过世博中心之後可以先去主题馆,再去中国馆。

推荐场馆:沙特馆、阿联酋馆、韩国馆、日本馆,摩洛哥馆

游客还可参观阿曼馆、巴基斯坦馆、以色列馆,顺带著看看斯里兰卡馆。看完後过马路去尼泊尔馆,那里有千年佛舍利。印度馆就在尼泊尔馆旁边。之後看到的是沙特馆,这可是外国馆中投资最大的,耗资13亿元人民币。在沙特馆里有全球最大的IMAX影院。

B区推荐场馆:

蓝色的联合国馆,它的旁边是世界气象组织馆。再往前走就到了红十字馆,旁边淡蓝的建筑是太平洋联合馆。出门是主题广场,可看演出。往联合国馆方向走有两个租赁馆——世界贸易馆和国际信息馆。还有澳大利亚馆,新西兰馆不能错过。泰国和新加坡馆也值得看看。

C区推荐场馆:西班牙馆、法国馆,德国馆,瑞士馆,英国馆,美国馆,俄罗斯馆,意大利馆,比利时-欧盟,墨西哥馆,荷兰馆

先看德国馆,开放状的建筑外形轻盈而飘逸,似乎在向参观者们发出真挚的邀请。“严思”、“燕燕”这两位特殊的虚拟讲解员,将陪伴每一位参观者穿行于各个展馆。然後过北环路去爱尔兰馆,走马观花看一看之後去挪威馆。挪威馆不大,是树和膜的结构,旁边是乌克兰馆和冰岛馆,都不大,再过去就是瑞典馆、丹麦馆、芬兰馆、拉脱维亚馆和爱沙尼亚馆。

非洲联合馆先是一连串的租赁馆:阿根廷、斯洛文尼亚、南非、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尼日利亚、利比亚、立陶宛、克罗地亚馆。看完之後可去看美国馆、俄罗斯馆和非洲联合馆。美国馆里的互动体验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俄罗斯馆由12座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像一个童话世界。

英国馆的核心部分叫“种子圣殿”,它是六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周身插满约6万根透明的亚克力杆,这些亚克力杆向外伸展,随风轻摇。白天,光线透过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种子圣殿”的内部;晚上,它们内含的光源能点亮整个建筑。

西班牙馆是一座有艺术性、有吸引力的建筑,建筑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建筑手段却最先进。藤条设计是建筑的一种趋势,在防湿、防火方面都没有问题。西班牙馆外墙都由藤条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阳光将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

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金属球会随著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各种回应。参观者们越踊跃、越齐心,金属球所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这个巨大的金属球就像一个城市,而让城市充满活力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团结。

浦西D区推荐场馆:中国铁路馆,太空家园,可口可乐,中国船舶馆、万科馆

进去先看到的是由老厂房改建的中国船舶馆。在里面可以看到中国的制船历史,还有郑和宝船的模型。从中国船舶馆出来後往南浦大桥方向走,先去中国民营企业馆,阿里巴巴、红星美凯龙这样的民营企业会在里面联合参展。而後是万科馆,该馆是由麦垛压制而成的,展示内容据说预示了2049年中国城市的模样。

浦西E区推荐场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在靠近中山南路那边,有城市最佳实践区最精彩的北部建设案例区。有上海的“沪上·生态家”,伦敦案例“零碳馆”,马德里案例,汉堡案例,麦加案例,西安和宁波案例等,告诉大家现代居住环境的创新;还有百年老当铺——澳门德成按,那里有金庸图书馆,你喜欢的武侠人物会出现,运气好的话会碰上金庸亲自签名售书。下午可去主题馆的组成部分——未来馆。该馆分为“昨日之梦”、“理想与实践”、“多种可能性”、“梦想正在实现”四个部分,向参观者展现了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图景。
“沪上·生态家”的原型是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我国第一座生态示范楼。作为国内首座“零能耗”生态示范住宅,该建筑的一大优点是高效利用太阳能,屋顶上巨大的太阳能光热设备可为整幢楼提供能源。

由于朝圣者众多,沙特阿拉伯的米纳山谷成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该案例展示如何在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解决300万人的居住问题。帐篷布采用特殊材料,可以防火、挡风、防腐蚀、防滑,使用寿命长达25年,特殊的“太阳光滤镜”仅容许10%的阳光透入帐篷中,确保帐篷内的温度适宜。
“米纳帐篷城”案例中的每一个帐篷的大小都是1∶1地复制麦加的帐篷真品。整个布展也将围绕著帐篷城的城市规划展开。18个帐篷、直径26米的遮阳巨伞构成模拟的极限条件下的人居环境。参观者可以看到帐篷城的总体模型,领略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蓄水池的独特风貌,了解保护帐篷城兔受泥石流和洪灾损害的先进工程。案例馆专门设计了一个位于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表演区域,为驻足休息的人们献上精彩的演出。

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案例,总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4层。丛丛“竹林”中,屋顶绿意盎然,墙外枝繁叶茂,阻挡上海夏季的炎炎烈日。在罗阿大区馆正前方的广场上将建造一个670平方米的玫瑰园,向参观者展示法国最美的古典玫瑰和现代玫瑰。在玫瑰园中,不同颜色的玫瑰构成不同的色块组团。
罗阿大区馆的顶层既是厨艺学校,也是一家可同时容纳150—200人就餐的正宗的法国餐厅。法国著名的保罗—博古斯学院的大厨将在这里开设专业的法餐烹饪培训课程。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法国大厨在全开放式厨房里烹饪的全过程,然後尽情品尝地道的法国美食。


法国罗阿大区展示“城市节能照明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经验,将绿色照明的最新技术和夜景迷人的艺术效果完美结合,利用不同的灯光组合成一些特别图案,通过灯光的移动和声响来提升视听效果。其中一个方案是将灯光投射成“萤火虫”状,从高处“飞”下来,然後在园区内漫天飞舞,在照亮园区的同时上演创意“灯光秀”,以最少的耗能达到最美的灯光效果。相信这场“灯光秀”会成为参观者夜游园区时必看的亮丽风景。


汉堡馆是一座奇特的建筑,不需要空调和暖气,却能四季保持室内25℃左右的恒温,建筑所消耗的外部能源只有普通房屋的10%。这幢高约18米的红砖房,形如对著四个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融居住与办公功能于一体。 案例馆里贯穿于各个楼层的一棵三维“愿望树”是创新的参观引导系统,展现德国汉堡居民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愿望,以及汉堡针对这些愿望做出的回应。多媒体和手动触摸屏等各种互动模块让参观者应接不暇,呈现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汉堡。

通过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的使用,实现建筑能源供应的自给自足和零废气排放,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创造出相对隔离的空间,无需采用任何取暖设备或空调就能保持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环境,做到冬天保暖,夏天降温。“汉堡之家”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认证的 “被动房”。“被动房”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而是通过地热泵获得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的能源也将在“汉堡之家”得以实现。据了解,这样的建筑在湿热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尚属首例,每年每平方米消耗50千瓦能量,相当于普通办公楼四分之一的平均能源消耗量。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