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缘何冷对内地状元?


6月28日,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面试本周末启动。其中,香港科技大学周日在北京王府井的一家宾馆举行,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面试。
  中评社香港7月3日电/新西兰《中文先驱报》7月2日载文《香港高校缘何冷对内地状元?》,摘要如下: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也是媒体炒作高考状元之时;再接着,就是北大、清华等名校开始争夺各地状元之战。然而与往年所不同的是,香港高校对所谓的内地状元却没有了往日的热情。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把近年来内地状元对香港高校的趋之若鹜和香港高校对内地状元的情有独钟比作蜜月期的话,那么现在,两者则历史性地步入蜜月后。蜜月期的夫妻会将对方的优点放大来看,将缺点缩小来看;蜜月后,刚好相反,一切将进入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和斤斤计较的理性之中。   蜜月后是婚姻的必经阶段,在所难免,所以,香港高校对内地状元的认识理性也不可避免。不可否认的是,能够高中状元虽然实属不易,但高分往往不见得高能,而香港高校所真正在乎的绝不是考场上的佼佼者,而是综合能力战场上的将军和能够适应国际教学模式的高才生。   然而,与香港高校意愿相左的是:一些内地高考状元之所以申请入读,并不是他们自信能够适应国际教学模式的要求,而是瞅准了那些数额不菲的奖学金,也即他们之所以弃北大、清华等内地名校而投奔香港高校,其实是奔着奖学金去的。   现在,在香港高校的内地招生复归理性之后,无异给了奔奖学金而去的准状元们当头一棒。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内地名校的想法可能截然相反。起先,他们还在被香港高校挖走高考状元而担忧甚至焦头烂额呢,现在,当这种外在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复存在的时候,他们会主动鞭策自己,通过不断改革迎头赶上吗?从内心来讲,谁都希望如此,但从这些年的“成例”来看,可能会再一次验证我们到底有多么自作多情。   香港高校与内地状元之间的蜜月后生活,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唯分数论,分数决定一切的高校录取模式已经渐渐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至少对于香港高校来说,他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唯分数论的种种弊端,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矫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务实之举。   反观国内的高招制度,虽然高考改革的呼声喊了许多年,但我们却醒得早,起得晚,口号倒是喊了不少,却没能将已经被外界所验证了的成熟理论付诸实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