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理 写的《香港电影怎么了》最后两段的说法很有意思。
http://www.chinesepen.org/Article/sxsy/200809/Article_20080915033352.shtml
说到底,所有香港电影都只有一个主题———香港。近十年来最成功的两部港产片分别是2002年的《无间道》(卖座逾 5000万港元)与2004年的《功夫》(卖座逾6000万港元)。两片的共同点是有一种建基于香港的独特文化身份与城市个性的“无法复制性”。《无间道》与《功夫》貌离而神合,殊途而同归;两者都对香港之所以是香港,即所谓“香港性”进行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诠释。
《无间道》里面的刘德华徘徊于出卖与救赎、光明与黑暗和正义与邪恶之间。他与香港人的自我主义行为,都是出于一种内在的“经济理性”。刘德华的悲剧,是在无间地狱里永远受“幸存者的负罪感”所煎熬,而香港人出卖了民族自尊与殖民者进行“魔鬼交易”,付出的代价就是真正、可靠的中国人身份的永远失落。
如果《无间道》是香港电影对香港人身份的沉痛反省,《功夫》就是周星驰对香港电影文化的热情拥抱和由衷歌颂。《功夫》是一部不折不扣“饮香港电影奶水长大 ”的香港电影。影片对粤语长片、武侠小说、邵氏电影与李小龙的指涉、挪用和致敬令港人看得眉飞色舞,更难得的是,它利用这些芜杂的材料塑造了一种无所顾忌的“功夫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