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

来源: 2009-03-13 18:20:0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wiki上面有几个分析,经济因素的差异(女性在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中有竞争优势)是我认为一个主要导火索,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导致了冲突。有一段文字我很欣赏,讲在北欧,女性收入高,所以现在在家带孩子的男性越来越多,社会还是很和谐,大家觉得很自然,没什么别扭的;在美国,男女讲究平等就是实实在在的,夫妻之间都把财务分得清清楚楚,即使花在小孩身上的钱也是分成一个一个项目事先议定好谁负责哪一部分;而香港呢,平均而言,女性经济地位,收入已经逐渐超过男性(花旗每年有个调查数据),但是却仍然按东方传统来处理恋爱期间的消费开支,也就是喜欢让男方买单,一旦超越男方可支付水平,则引发矛盾。在我看来,其他各类矛盾都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



其实这个话题涉及到的许多方面在美国的极少数几个大城市如纽约也存在,比如 Sex and The City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物质追求。但香港的青年男女矛盾更大,有几个独特的地方,一是前面提到的财务处理差异;一个就是美国大部分城市的人都没有对奢侈品的追求(简单讲就是在房子,车子等账单之外afford不起。就算是车,奔驰,宝马在美国的比率可是很低的。),在美国大部分城市要看到一些欧洲品牌是非常困难的(每个城市都会看到的名牌就是LV和Rolex了,其他同类产品更高档的品牌则属于凤毛麟角),哪里会像香港满大街都是?这么密集的名牌,在纽约,拉斯维加斯都是看不到的。从文化来讲,中国人讲究的是“吃穿住行”,更喜欢欧洲和日本的享乐方式,美国人的顺序呢,是“住行穿吃”,也没什么娱乐讲究;当然再有一个特别的,就是香港有一个本地人和外国人的比较,谈恋爱中女性拿外国人来压本地人的事情基本不会出现在美国。综合一看,对我这样喜欢香港的人来说,这里是“中西结合”,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呢,我听到过的批评就是“不中不西”了。